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只有高素质的青年学生才能获得光辉的人生,才能被称为国家发展的助力器。客观地讲,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是比较好的,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过渡,以及西方价值观的侵入以及个体主体性思想和反思意识的增强,我国部分大学生的社会道德生活中出现了失范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进行研究解决。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才尝试从风险社会的视角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希望能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参考。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风险社会和道德失范的相关理论概念阐述。主要介绍风险社会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道德失范的相关概念等。第三部分,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主要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对查阅的资料梳理分类,对大学生在大德、公德以及私德方面的失范现象进行深入剖析,认为道德价值观的混乱、与道德相关的制度建设的缺位以及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三大主因。第四部分,风险社会视域下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治理目标和对策。我们研究认为,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失范治理的目标应该是让他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治理对策应该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道德法制同步建设步伐以及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能力。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大学生的自觉践行下,大学生的道德失范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