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院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已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发展了数十年。而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的改革,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应用型大学,原先定位不清的本科院校也选择了应用型大学作为发展道路,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那么随之而来的,提升应用型大学教师的师资水平就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改革发展中的民办院校——YT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新形势下,转型过程中的民办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如何培养自身的师资队伍,如何引进人才,如何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适应升级转型需要的教师队伍。本研究首先对目前我国的整体民办教育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理论两个角度来阐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转型前、转型中和转型后三个不同的阶段,以YT学院这一民办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在转型前YT学院的师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经历十几年的办学水平后,为迎合市场发展需要,学院通过改革的方式,开始了向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又有别于原先高职高专层次上的建设,因此本文提出了在转型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和规划原则,并对两种不同层次的办学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历经了几年的升级转型,学院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应用型本科办学。在这一层面上师资队伍的规划和发展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本研究详细论述了在这一阶段的问题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