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舞蹈中,“圈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融合了思想、灵魂和身体的和谐。它是人类身体语言创造出的一种象征形式,既有联系于生活的实用性,也是一种精神体验的媒介。本论文首先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圈舞”的史料图集作为研究参照,溯源圈舞的历史脉络,并从“聚”人心、“通”天地、“流”当下三个方面对其功能性展开论述,阐明“圈舞”历久弥新的共性因素和当下牵系于人民生活的现实意义。“圈舞”在舞蹈文明长河中,已成为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舞蹈中,“圈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融合了思想、灵魂和身体的和谐。它是人类身体语言创造出的一种象征形式,既有联系于生活的实用性,也是一种精神体验的媒介。本论文首先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圈舞”的史料图集作为研究参照,溯源圈舞的历史脉络,并从“聚”人心、“通”天地、“流”当下三个方面对其功能性展开论述,阐明“圈舞”历久弥新的共性因素和当下牵系于人民生活的现实意义。“圈舞”在舞蹈文明长河中,已成为一种超越族群、宗教和文化身份之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照表现。其次,鉴于“圈舞”纵横两面的理论梳理,笔者挖掘与提炼出“圈舞”的共性特质——“转”,作为其形式意味与精神力量的核心内驱力,继而成为笔者舞蹈创作的基础与动机。这一由“转”而生成的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成为舞台转化中的关键因素,“转”的形与意启发了笔者在舞蹈创作中对于作品的构成关系与动态意象,并以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创法作为经验参与总结其转化思路;同时,以藏族作为创作的地域选材,从其民族心态、身体动态和时间观念三个方面挖掘的“转”的特质与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融合于作品《心》的立意之中。在创作作品《心》的实践历程中,本人从“心境”与“生命”这两层立意切入,探索“我”在时间中不断成长、选择与追寻中传达的生命意味,从作品“转”的律动性、循环型以及生命性里分别对应创作中的动作设计、形式感和作品结构三方面展开分析,并讲述心境与色彩、个体与群体中的圆形表达。笔者把对于“圈舞”的知觉还原为一种对于时间和转动的感受,构建了“我”的心境之旅,《心》的“跳动”,实际联系着“神秘的舞圈”的生命内核。最后,“圈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文化的身体烙印,论文从身体美学的视角进行延伸与总结,探讨“圈舞”的生命之美与舞蹈的本体规律,在该视角下继续觉知“圈舞”的内在奥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在世界各国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语篇教学却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语篇教学是突破传统的只注重句本位的微观语言学框架的语言教学方法,它不是简单地分析具体的语言形式,而是从语段篇章的结构形式入手,从其表现的交际功能与意念出发,使学生能够从应用的角度来掌握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语言现象,从而加强对语言现象的宏观把握与理解,训练培养学生运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文章以高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探究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多种教学策略,旨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我国现阶段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阿卜杜艾尼·图尔贡的投掷技术,分析该运动员在投掷技术的特征,旨在从运动学的角度,对运动员的技能表现,进行诊断分析,找出运动员投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使教练员能够在训练中合理安排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三维运动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阿卜杜艾尼·图
随着新课改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则为教师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应用能力和价值观念的重视程度,旨在培育新时代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本文以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概
从16世纪到20世纪,《大学》作为“四书”之首被翻译成了各国语言的多个版本,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中文水平不同,其译本的呈现也是千差万别。《大学》原文与译本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语种译本之间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在《大学》西译的过程中,来华传教士功不可没,其中16-18世纪的天主教传教士和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是两大重要的译者群体,由于他们所处时代背景和传教理念不同,其《大学》译本的呈现也随之发
对于人力资源而言,其属于社会最主要资源的一种,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有力支撑。乡镇街道属于行政区划之一,因此,乡镇街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在乡镇街道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获得全面提升,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建设激励机制,从而为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高效,助力乡镇街道高速发展
本篇硕士学位论文是以俄罗斯科幻小说家安德烈·斯托利亚洛夫的短篇小说《来自远方》为翻译语料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报告的主题为结合实际译例分析,探讨词汇转换方法在科幻文学作品中的翻译。科幻文学兼具科学启蒙性和文学艺术性。鲁迅先生曾说:“导中国人群以前行,必自科学小说始”。科幻小说虽不直接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但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能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引起读者对科学的兴趣。1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也在
孤独,可谓是贯穿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作品的一个主题。众多的聚斯金德研究者都观察到,其作品的主人公虽身份各异,身处的时代也大不相同,但他们都沉浸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缺少与他人的交流。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孤独并非是静止且不可更改的标签。相反,其主人公都主动或被动地尝试走出孤独。由此,其作品呈现出了孤独这一状态丰富的侧面与动态。本文以聚斯金德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三
罗曼·瓦列里耶维奇·先钦(1971-)—俄罗斯当代著名“新现实主义”作家、文学批评家。先钦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享有盛名,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文学研究所教授亚历山大·列克姆丘克甚至用“先钦现象”来强调其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引人注目、不容错失的程度。自1996年开始创作以来,先钦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叶尔特舍夫一家》《淹没地带》《莫斯科阴影》等享誉国内外的小说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最能体现作家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2019)—直致力于描写美国黑人的创伤历史。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到2015年的最后一部小说《上帝救助孩子》(God Help the Child),莫里森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发表了 11部小说。莫里森所有的作品都回溯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从17世纪新大陆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