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热液反应区内多相多组分热质输运过程的LBM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4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热液蕴含着丰富的中高品位热能(热液喷口的流体温度高达400℃,热液活动的总热通量为4.11TW)和矿物资源(铁、铜、锌、铅、金、银等)。对海底热液的热能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已成为当前的国际前沿热点问题。然而,海洋热液体系与岩层间的热质运移作用机制异常复杂,热液的输运伴随着热液能量损失与岩隙重构,致使热液储层的位置形貌、热流通量、喷发周期等均呈现较强的不稳定特征。现有研究多专注于喷口外部热液特征及成矿机理,而海床以下的热液形成与发展机制尚不完善,例如岩石多孔介质内多相态深海热液的流动机理不清晰,反应区内热液相变传热和水岩反应对热质输运特性的影响不明确,这些都影响着热液流速测算和储层位置及形成时间的预测,是制约海洋热液能资源主动开发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理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从多尺度角度(孔隙尺度和REV尺度)探究了热液能质运移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反应机理。首先,在多组分多相态热液流动行为方面,应用CT扫描实验重构了真实环境中砂岩在孔隙尺度(7)(8)=1×10-48)下的非均匀多孔介质几何模型,并在此物理模型基础上采用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MRT-LBM)模拟了孔隙尺度下孔隙内热液不混溶三组分流体的流动现象,并对相关影响因素(毛细数Ca、固体润湿性和流体间粘度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数值讨论和分析,发现各组分流体的相对渗透率(6))都随Ca数(2.2×10-5≤(6≤2.2×10-4))的变化而正相关改变,但变化幅度受润湿性的影响;另外,三相流系统中多孔介质润湿性的增强会导致润湿相流体6)的减小,但会促进其他两相流体6)的升高;当流体间粘度比大于1时,非润湿相流体会发生粘性效应且其6)随粘度比的增加而升高,其升高幅度取决于多孔介质的结构和多相流体的分布特性;而其他两相流体的6)对粘度比的变化并不敏感。此部分内容可为多孔介质内不混溶多组分多相态热液流动行为和渗透率的预测提供技术指导。除了流动方面,海底热液输运过程中反应区内所伴随的相变传热也是影响其热质运移行为的重要因素。针对此多组分热液流体的传热传质问题,我们基于Peng-Robison状态方程(EOS)开发了适用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海水状态(P-V-T)方程,随后针对多组分流体相变研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LB模型,可有效改善相变模拟过程中气液界面附近速度矢量的虚假流动和源项数值的不连续现象,并应用实验和解析解对改进模型进行了相关验证。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组分流体沸腾实验和改进模型共同探究了热液中不凝气体(NCG)存在下的热液沸腾机理,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润湿性、Re数和系统开闭条件)NCG浓度(4.9,9.9,14.98)7)/8)~3)对热源与相邻流体间热流密度及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发现NCG易在气液相变界面附近形成热阻层,降低流体在相变过程中的传热及传质速率;且NCG浓度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在静止流体沸腾中,随着NCG浓度的增加,热流密度、气泡脱离直径和脱离周期均减小,且NCG对气泡脱离直径和脱离周期的影响随接触角的增大而趋于平稳;而在封闭空间中,固相润湿性的降低则可以有效地削弱NCG对相变过程的影响强度;在流动沸腾中,随着NCG浓度的增加,气泡脱离直径减小,而气泡脱离周期则增大,且影响强度随Re数的增加而减弱;同时随着Re数的增加,热流密度的峰值也随着热源附近对流换热强度的增强而增大。此部分可为热液热物性预测、相变传热传质等工程热物理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除此之外,海底热液在输运过程中水岩反应的发生会改造岩石基质的物理结构,并耦合上述多组分多相热液的热质传递过程,多场耦合作用下进一步影响海底热液的运移规律。针对此复杂的多场耦合问题,我们在已建立的传热传质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可应用于研究多场(热-流-固-化)耦合模拟的复合LB模型,并从多尺度角度探究了反应区裂隙内酸性热液热质输运特性、水岩反应机制和裂隙形貌的演化规律,其结论如下:在孔隙尺度下,揭示了海底热液反应区独特的“气阻”效应,发现相分离对热质输运和水岩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裂隙的上边界区域;且弹状流可显著抑制热质的运移,但会加速靠近裂隙入口附近固相的溶解;热液的入口速度、润湿性(θ=18~0,25.2~0,32.4~0)和裂隙开度的增加都会促进溶解反应的进行,但其溶解程度是由多相流的相分布和流态共同决定的;裂隙内下边界的溶解速率高于上边界,相较于其他影响因素(如多相流流速和流体温度),多相流的相分布是更主要的作用因素。在表征体单元(REV)尺度下,探究了竖直裂隙型多孔介质内的热液传热传质及反应机理和热液输运管形貌的形成机制。发现当Rayleigh(Ra)数和入口流速较小时,热液流体的流动主要由多孔介质阻力作用主导,氢离子沿裂隙高度方向呈线性分布且主要分布在裂缝的下端,此工况易导致锥形裂隙的形成;当Ra数和热液入口流速较大时,热液易在裂隙顶部附近发生热可压缩效应,导致局部H+浓度升高,促进盖板的溶解;当Ra数较大时,裂缝两侧发生明显的自然对流,促使热液向裂缝两侧扩散,形成顶部金字塔形裂缝。而一旦裂缝上方的多孔介质岩石被溶穿,由于热液流动行为改变和反应产物的积累,顶部金字塔形裂缝的膨胀速度可能会减慢。此部分研究可解释多场耦合作用下的裂隙形貌形成机理和相关的热液运移机制,并为深海热液的开采及储层位置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被广泛使用,由B2C电商平台所主导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也借此得以高速发展,其主要依托于电商平台的历史交易数据,通过动态授信、加密传输,从而为产业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电商平台可以利用线上供应链金融将中小企业紧紧围绕在平台附近,加强信息获取,提高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大多缺乏完备的财务制度以及高质量的
学位
近年来,轨道交通站点与出行目的地间的接驳问题日益突出,产生了“最后一公里”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效率。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本文从出行者个体角度出发,探究出行方式属性、心理潜变量和出行者异质性对出行者“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为优化区域交通结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最后一公里”交通特征和出行方式选择所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出行者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心理潜变量作
学位
近年来,微电网因其供电可靠性高、低碳环保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与其他形式微电网相比,风光储微电网拥有储能部分,其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由于风光储微电网其结构的特殊性,其电能质量问题与内部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等运行特性有关,并受外部相连的配电网影响。基于风光储微电网电能质量的特性,本文针对风光储微电网多工况电能质量问题做了如下研究:1)针对风光储微电网的基本结构特点,结合风力发电基本原
学位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加重,给人体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国内外大规模投入财政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但仍难以遏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因此需要大力创新环境污染和节能环保项目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绿色债券是一种环境治理的社会化及市场化的筹资工具,被国际普遍采用,为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对绿色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可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境和经济综合效益最高的环
学位
碱性染料因着色能力强、染色效果好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毒性大且采用生化法难以彻底去除;电芬顿(EF)法作为一种高效、简便、无二次污染的绿色处理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影响电芬顿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阳极材料,其中,PbO2/Ti电极以制备简单、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廉以及导电性能好等特点得到了更多的研究。论文基于电芬顿法,以PbO2/Ti为阳极,对碱性染料嫩黄O和孔雀石绿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
学位
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果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本质,即通过因果分析识别出问题的根原因。国内外针对因果分析方法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果分析过程仍存在不足:产品研发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经验和知识进行因果分析;面对数量庞大但缺乏有效组织的知识,研发人员有效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不足。因此,如何高效、主动、有针对性的为因果分析过程提供知识
学位
历经30年的风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已颇具规模,但作为新兴股票市场的代表,由于制度不完善和投资者素质欠缺等原因,仍表现出市场非有效特征。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情绪市”现象,投资者情绪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非理性偏差都会影响交易行为,从而造成股市波动剧烈,对股票流动性风险也形成较大的冲击。由投资者自身因素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股票的内生流动性风险,即投资者未来交易时的成本与交易头寸的大小影响资产变现能力而造
学位
本文使用颗粒图像测速技术(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平壁和沟槽壁面减阻效果的影响。实验对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55μm聚苯乙烯颗粒的的流法向二维速度场信息进行采集,对不同工况下的平均速度剖面、雷诺应力和湍流度等统计量进行对比,分析流体在边界层中的行为。运用空间局部平均结构函数提取不同工况湍流边界层喷射-扫掠行为的空间拓扑结构并进
学位
铁尾矿是铁矿石选矿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含硅、铝、钙等的非金属矿复合物,有望用于制备高附加值功能材料。本工作利用铁尾矿中石英、钙长石、钠长石、斜绿泥石、白云母等矿物中硅、铝、镁等元素,通过碱和金属盐的协同作用制备了硅酸铜钡复合颜料和氧化铁红复合颜料,研究了铁尾矿在复合颜料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铁尾矿、氯化铜、氯化钡和硅酸钠为合成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硅酸铜钡复合颜料。复合颜料的主要物相为
学位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和终端连接需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超密集组网(Ultra-Dense Networks,UDNs)成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两项关键技术。然而,随着天线数量和基站密度的不断增加,系统能耗也将急剧增加,严重阻碍了移动通信产业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动态有策略的选择部分天线、基站等资源进行通信,能够在确保系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