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语在大学生听力理解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如but,and,however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任何影响,也不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但却是构成话语组成的一部分,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和理解产生语用作用,具有标记话语的特征。一些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话语标记语这种现象,尽管当时他们还没有使用这个术语。(Fries,1952:Quirk,1953等)话语标记研究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七、八十年代。随着语用学、语篇分析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话语标记语这门交叉学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学者的研究角度也是丰富多样:例如Flowerdew(1995)从第二语言理解的角度;Rouchota(1996)从关联角度;Brinton(1996)从语篇的功能等等。然而对于话语标记语在教学实践领域的研究大体上仅集中在两个方面:话语标记语的阅读研究以及在口语领域的研究。对于话语标记语在听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甚少。一部分学者已对话语标记语在第二语言学习者听力过程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可贵的研究。通过实证探讨了话语标记语在传达式听力理解中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的试验内容多基于英文主题演讲。而在我国的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中,与英文演讲相比,听力课程和听力测试占有较大比例。另外,这部分学者的实验对象均不是中国的二语学习者。因此,就听力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对当前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有其必要性。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设计实验具体了解话语标记语对当前大学生篇章听力理解过程产生的影响。在实验过程设计时,考虑到了听力理解文章不同的难易水平,学生不同的听力水平以及背景知识等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话语标记语对听力理解过程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对高水平学习者以及在难度较大的篇章理解中更为明显。针对上述结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1994年10月,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荣获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始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文学创作直至今日,仍新作不断。一般认为,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
文学翻译一直是翻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格忠实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文学文体学旨在通过细致分析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形式探讨
为了解决高精度光纤陀螺要求长时间的标度因数稳定性到10-5以下,必须确保高精度光纤陀螺所采用的掺铒超辐射光纤光源具有非常稳定的平均波长。从超辐射掺铒光纤光源的结构出
学位
在戏剧领域,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剧作家,也是戏剧理论家和戏剧表演的实践者。虽然歌德本人不被视为喜剧作
《荒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语诗歌之一。自其1922年出版以来,它难解的主题和表现方式使得文学评论家一直就本诗的连贯问题争论不休。诗中刻意回避场景之间的连贯,并存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外语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根据教育部2007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
期刊
罗伯特·潘·沃伦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获得过普利策奖的作家。尽管他已离世将近20年,由于他卓越的作品给后世留下的影响,他仍然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界的泰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