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精准扶贫的逐步深入推进,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为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精准扶贫的延续,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与此同时,中央也提出到2020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础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乡村治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巩固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是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构建返贫阻断的长效机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身份认同相关理论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实践以中天金融集团帮扶团结村为案例进行相关分析,梳理前人的文献资料,从身份认同相关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视角,建立了返贫阻断的长效机制。首先,在对文献综述的梳理与相关变量的提炼过程中,整理出影响返贫阻断的相关变量;其次,对变量自身发展及相互关系进行关系论证,寻找有关目标案例的资料与数据,通过编码和证据举例对变量关系进行事实支持,经过对变量之间共同演进的研究分析提炼出新的变量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得贫困人群个人身份与贫困村组织身份在精准脱贫中的具体路径,并梳理出企业和其他扶贫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机制,最终构建出乡村治理、身份认同与返贫阻断的长效机制。本文的分析表明:第一,“新乡贤”在乡村“基层”和“上级”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嵌入式”企业帮扶的带动机制在扶贫过程中为人力资本积累和乡村自治提供可能,但在增强乡村治理活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权利偏移,基层组织发挥联系指导机制能阻断这种偏移的发生;第二,贫困人群的个人身份与其所在村级组织的组织身份是同时转变的,且个人身份的转变加速组织身份的转变,组织身份转变强化个人身份的转变;第三,身份不平等导致了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其身份转变的良好平台,进而使其能够获取合理的身份红利;第四,贫困群体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是阻断返贫的保障机制,有效的乡村治理能够修复这一机制可能出现的不利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