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运动与能耗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如何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运动的能耗率从而提高运动效率,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不同部位,负不同的重量,研究各种负重类型条件下的能耗差异,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生物力学原因。为全民健身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选取8名青年受试者,自愿参加本实验。受试者在六个不同的部位:足,小腿,大腿,手,前臂,上臂,分别负不同的重量:0.5kg,1kg,1.5kg。在Gaitway跑步机上,以1.2m/s的速度在跑步机上进行测试,受试者佩戴K4b2后,熟悉运动环境10分钟,在开始测试的第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和十九分钟的时候,同步采集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4b2采集二十分钟。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1)在各种负重类型条件下,仅有足部负重1.5kg的时候的能耗有差异(p=0.00<0.05),其他负重条件下均无差异。2)不同负重条件下,膝关节的角度变化均没有差异。3)不同负重条件下,踝关节的运动速度仅有足部负重1.5kg的时候的能耗有显著差异(p=0.026<0.05),其他负重条件下,均无差异。4)部位作为主效应,对于能耗的影响比较显著(p=0.00<0.05)。重量最为主效应对于能耗的影响不显著(p=0.188>0.05)。二者的交互对于能耗的影响不显著(p=0.153>0.05).结论:在不同类型的负重条件下,足部负重1.5kg的时候,能耗率有显著性差异,小负荷对于能耗率的影响,只有在足上才相对显著,负重对于能耗率的影响,初步认为是由于对踝关节的速度的影响而造成的,负重对于膝关节角度的变化没有影响,这应该是因为人的长期神经控制形成的习惯的结果,与跑步机这种运动环境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小重量负重情况下,负重的部位对于能耗率的影响要大于负重重量的影响,对于增加能耗率的负重部位的选择,应该以下肢为主,下肢中,应该以足为主,上肢差异不明显。手持重物的健步走对于能耗率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