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若开邦妙乌古城在1430-1785年曾是强大的若开王国的首都,执政者与多数居民都是佛教徒,妙乌拥有的佛教建筑数量在缅甸仅次于蒲甘古城,根据缅甸考古部门的告知,妙乌佛教建筑总数有3000多个,但其中受到保护与修复的不足150个。因此对于其研究力争对妙乌古城佛教建筑进一步的保护、发展、研究、申遗等工作提供帮助。从历史与区域背景来看,妙乌古城是世界佛教文化传播史与海上贸易史上的关键节点,对其佛教建筑特征的系统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佛教文化和佛教建筑技艺传播路径的认识,对研究亚洲视野下佛教建筑特征传播和演变过程及其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影响有着开拓意义。本文共计5章。第一章为绪论,包含课题背景、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路线;第二章通过史料分析并结合妙乌所处的区域环境,基于孟加拉湾的经济贸易交流,从历史与空间的角度探讨妙乌古城佛教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与演变;第三章通过田野调查与实例分析了佛教建筑的选址与建筑形制,并探讨了缅甸区域文化下的妙乌佛教建筑的风格;第四章通过对缅甸若开邦妙乌古城佛教建筑的分析,进一步讨论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与营造特征;第五章分析妙乌佛教建筑保存现状,并试图提出适用于妙乌古城佛教建筑的保护原则与保护方法。正文共计字数60000余字,图片78幅,表格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