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动因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外资本市场中,伴随着管制制度的变迁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公司间进行交叉持股的现象也进行着兴衰的更迭,其中日本经济泡沫背景下的公司间交叉持股现象广泛被学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我国的交叉持股历史并不长。从其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交叉持股可以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扩张、利润垄断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多方面对企业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对于企业究竟以何为目的进行交叉持股的讨论成为了国外学者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然而,针对此角度,国内学者对中国市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深度和广度都不及国外研究。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分析交叉持股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的原因。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交叉持股行为的动机研究和交叉持股程度的动机研究,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后者。对于交叉持股动因类型的划分也可分为两类——战略动因和财务动因,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成果集中于前者,而本文则将两个动因都考虑进来,希望能对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程度的动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文利用公司治理、逆向选择、代理成本等理论,结合自身的猜想,构造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结构包括:引言、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文献综述、理论和假设的提出、实证分析及最后的总结。对背景、研究方法、结论、创新点、不足和局限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本文以2012年我国沪深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交叉持股的多少程度为研究对象,对战略因素和财务因素进行检验。研究初步发现:(1)财务动因而非战略动因,即通过交叉持股投资于另外一家公司以期获得收益,促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行为;(2)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交叉持股进行风险分散,而非形成可能的战略联盟。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联系各个行业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枢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近年来,随着各行业薪酬水平排行榜的发布,蝉联收入最高行业的金融业日渐成为公
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主权债务危机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危机形式,备受世人瞩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个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将会给世界其他国
本文研究了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证明通货膨胀存在“劫贫济富”的收入分配效应。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角度入手将收入总差距细分为工资性收入差距、经营性收入
中国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主要由中央政府按照国家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由于目前其以经济绩效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因此地方官员需要推动辖区的经济增长在速度竞争中名列前茅以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