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隙结构直接影响水分在土表及土体内的迁移途径及方式,决定土壤的持水性、渗透性、导水性等水力性质。研究土壤表土孔隙结构特征对于我国区域土壤的侵蚀防治、环境保护和减少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模型是模拟孔隙内部结构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本文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典型红壤为示例土样,综合应用序列切片法、数字图像处理特别是3S技术分析和识别了不同降雨历时的土壤微形态样本,并在VB 6.0的环境下开发建立孔隙网络模型,提取了孔隙拓扑结构,获取了孔隙空间结构特征定量表达。应用模型统计分析了次降雨过程中表土样本孔隙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土壤表土孔隙特征与土壤侵蚀过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应用形态学网络模型理论,结合孔隙空间拓扑结构,通过系统分析和设计,规定了设计约束,确定了适合描述土壤孔隙空间拓扑特征的的网络模型数据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实现了孔隙网络模型的构建。模型研究了提高序列数字图像垂直方向分辨率的关键算法,以及切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元的连通判断问题,最后在空间拓扑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孔隙网络模型的构建。模型测试表明,此模型是孔隙结构特征的直接映射,再现了孔隙三维结构,它较真实反映了孔隙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能够定量获取孔隙拓扑结构特征。(2)在对孔隙空间结构拓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从孔隙结构对土壤中水及溶质的运移的影响作用角度,分析了孔隙的大小、连通性等特性,提出了能够评价孔隙结构特征的定量指标参数:孔隙等效直径、孔隙数量、孔隙度、孔隙有效长度、孔隙倾斜度、扭曲复杂度、孔隙连通度及水力半径,实现了各指标算法的计算。(3)结合所建孔隙网络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次降雨过程中等效孔径大于50μm红壤孔隙结构变化进行模拟与求解,得到了孔隙结构特征及在次降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孔隙等效孔径来看:在所有降雨时段内,较小孔径孔隙数量较多,孔径为200~400μm的孔隙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在次降雨过程中,小孔径孔隙数量增多,大孔径孔隙数量减少,孔隙面积比减小;在各土壤微层次中,平均孔径逐渐增大,表土L1、L2层的土壤孔隙由于受到雨滴的直接打击,变化最为明显。通过对有效长度大于2.5 mm孔隙的三维指标统计分析可知:示例土壤中孔隙结构各指标都有其分布规律,并随着降雨时间的延续呈规律性变化。由于是扰动后填充的土壤,供试土样中大孔隙较多,大孔隙度为4~7%。土壤中孔隙的结构非常复杂,绝大多数孔隙网络的扭曲复杂度τ在1~2 mm/mm范围内;土壤的连通性较高,平均欧拉数在0.2~0.8范围内,大部分孔隙水力半径在0.05~0.1 mm范围内。孔隙网络倾斜度δ大致在45°以内,表明孔隙在垂直方向上有较好延伸。具有较大有效长度的孔隙各项参数均大于其他孔隙,有效长度30~40mm的孔隙τ值可达到6.5mm/mm,R值可达0.18mm,虽然这部分孔隙数量很少,但对土壤中水及溶质的传导能力影响较短孔隙要大的多。三维指标在降雨过程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次降雨前期,孔隙度、水力半径持续减小,孔隙倾斜度、扭曲复杂度、欧拉数增大,表明孔隙连通性、传导性随降雨时间的延续而降低,对水及溶质的传导能力变小,在降雨后期,各指标趋于稳定,此时土壤形成致密层,阻碍了水及溶质的传导。综上所述,本研究是在对孔隙结构空间数据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孔隙网络模型计算的土壤孔隙特征指标,建立了能够真实反映孔隙拓扑结构的孔隙网络模型。对模型的应用表明红壤孔隙结构在土壤侵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此研究有利于丰富孔隙拓扑结构的研究理论和进一步拓展土壤侵蚀的研究范围,有助于揭示侵蚀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