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unction. NMJ)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可能病理机制为终板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e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的减少。MG的发病由相关抗体及蛋白、辅助T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共同参与,其中约1/2合并有胸腺的病变。目前公认的机制是:胸腺是诱导T细胞成熟,分化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功能异常,致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 TCR)基因重排,胸腺不能消除或是抑制针对自身抗原T细胞克隆,表现为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障碍,以及激活自身免疫应答。此外,胸腺组织中CD4+或CD8+未成熟型的T细胞减少,而CD4+或CD8+表型的成熟T细胞增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大部分涉及体内Th1细胞和Th2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的失衡。Th2细胞增多和(或)功能增强会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已从MG胸腺组织(胸腺增生或胸腺瘤)中克隆出正常人胸腺的Ach-R反应性Th1细胞。Berrih—Aknin报道MG增生的胸腺细胞有TCR表达,提示这些受体亚型的表达可能与MG的发病有关系,也第一次证实人类自身免疫病胸腺的T细胞表型有改变。最近研究表明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基因家族(T cell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s, Tims)在调节Th1和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在正常人体内,Th1和Th2在数量和功能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病原体进行防御反应。如果某些因素发生改变,如进入人体的抗原特性及数量不同,处理抗原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类型不同,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以及微环境因素改变等均可引起Th1/Th2失衡,导致不同的免疫疾病[5]。Tims基因家族在调节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过敏症、哮喘、抑制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h1和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失衡与哮喘的发病相关。功能上与Th1和Th2细胞诱导及分化相关的基因可能通过影响Th1和Th2细胞的诱导与分化引发或促进Th1/Th2平衡失调而在哮喘发病中起作用。TIM免疫球蛋白独特的易变区结构是磷脂酰丝氨酸,表达于凋亡细胞表面。TIM-1,TIM-3都识别磷脂酰丝氨酸但是表达却不同,表明他们调节免疫反应的功能不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域蛋白1(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domain protein-1,TIM-1)主要表达在Th2细胞表面,调节Th2细胞的免疫应答。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域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domain protein-3,TIM-3)主要表达在Thl细胞表面,对Thl细胞起负性免疫调节作用。基于TIM-1和TIM-3在Th1/Th2免疫调节中重要的功能,TIM-1和TIM-3基因已成为哮喘重要的易感候选基因。自TIM-1基因家族发现以来,对该基因家族成员在哮喘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成为热点。但目前对TIM-1和TIM-3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研究甚少,为此,本课题我们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我们首先探讨了TIM-1与TIM-3基因与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的关系,然后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ASP-PCR)检测分析TIM-1和TIM-3基因多态性与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目的检测TIM-1基因和TIM-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与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SP-PCR技术分析234例胸腺瘤和(或)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胸腺瘤-MG(+)58例,胸腺瘤-MG(-)62例和50例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MG-thymoma(-))及64例健康对照者TIM-1基因-1637A/G位点及TIM-3基因-574G/T位点的基因型。结果(1) TIM-1基因启动子区-1637A/G位点GG基因型最多见,GA次之,未发现AA基因型,TIM-1基因-1637A/G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胸腺瘤-MG(+)与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28和0.000);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1基因-1637A/G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胸腺瘤-MG(+)与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6和0.000);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TIM-3基因启动子区-574G/T位点GG基因型最多见,GT次之,未发现TT基因型,TIM-3基因启动子的-574G/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胸腺瘤-MG(+)与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18和0.000);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3基因启动子的-574G/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胸腺瘤-MG(+)与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0.026和0.001);胸腺瘤-MG(-)组、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患者TIM-1启动子区-1637A/G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易感性有关。2.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患者TIM-3启动子区-574G/T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易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