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女汉子"成为年度十大网络热词,"女汉子"现象也引发人们对现代女性性别角色的新关注和新思考,本论文试图从社会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探测。研究一采用自编的多角度共证开放问卷和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调查大众对"女汉子"突出特质的认知,及对其性别角色的归类。共收集有效数据475份,结果显示:(1)大众认为"女汉子"最突出的特质为独立;(2)除独立外,突出的男性特质还有勇敢的、心胸开阔的,突出的女性特质有爱心的、富有同情心的以及能体谅人的;(3)根据Bem性别角色划分标准,"女汉子"在男性特质量表与女性特质量表得分均高于量表平均值4,说明其属于双性化性别角色;(4)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态等群体对于"女汉子"性别角色的看法基本一致。基于研究一对经验现象的实证研究,发现"女汉子"现象主要是女性独立性的凸现,但独立性似乎并非女性特质的应有之意,这种反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是否会给女性带来冲突和挑战呢?故,研究二采用访谈法,以高学历,且自评、他评"女汉子"程度均高的8位女性作为典型个案,旨在探索高独立性女性对于自身独立性的认识、建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和相关影响因素。对访谈转录得到的9万余字文字资料及访谈中获得的其他非言语信息,运用解释现象学的分析路径,并以对话自我理论、自我磋商理论及自我多水平发展模型等理论作为参照框架,反复进行主题抽取和对象内、对象间比照。研究发现:(1)"女汉子"独立性发展的具体特点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但总体表现出从"独立-依赖二元对立"观发展至更整合、灵活的独立观,从被迫独立逐步朝向知情意行内外一致以及主体与关系间的人我和谐。(2)个案的独立性发展过程中有四种不同的"创新时刻"以促其改变,分别是:情绪导向型、时机导向型、事件导向型及他人导向型。研究结合夏凌翔和黄希庭提出的自立人格概念以及叶光辉提出的双元自主理论,认为人际自立是女性在面对既独立又依赖的矛盾性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时,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观点兼具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