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左右半结直肠癌多方面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手段,探索肠癌术后患者的证型分布规律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肠癌证型与分期、病理、肿瘤标志物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FACT-C评分、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左右半结直肠癌在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生命质量评分以及中医证型方面的差异,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归纳肠癌术后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探索证型与分期、病理、肿瘤标志物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中,大肠癌患者男性多发于女性,男性57例,女性43例。左右半肠癌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60±9.91岁,右半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10±13.63岁,左右半肠癌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次研究中,TNM分期主要以Ⅳ期为主,占39.0%,Ⅱ期次之,占29%,Ⅲ期占24.0%,Ⅰ期占8.0%。左右半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次研究中,病理类型以中分化管状腺癌最多,占总数的55.0%。左半肠癌以中分化管状腺癌居多,占左半肠癌数的70.0%;右半肠癌以粘液腺癌为主,占右半肠癌数的52.0%。左右半肠癌的病理类型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本次研究中,左半肠癌的CEA x±s值为11.94±5.28ug/L,右半肠癌的CEAx±s值为14.22±5.30ug/L,左右半肠癌CEA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半肠癌AFP、CA125、CA153、CA199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本次研究中,左右半肠癌患者在身体状况、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总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特异模块的得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半肠癌在社会家庭状况和情绪状况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本次所收集的肠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脾虚气滞型和肝肾阴虚型。(7)本次研究中,左半肠癌以湿热蕴结型为主,占总数的34.0%,其次为瘀毒内阻型和脾虚气滞型,分别为10.0%和8.0%;而右半肠癌以肝肾阴虚型更为常见,占32%,其次为气血两虚型,占22.0%。左右半肠癌在证型分布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本次研究中,湿热蕴结型集中分布于Ⅰ期和Ⅱ期,分别占6.0%和10.0%;瘀毒内阻型集中于Ⅳ期,占8.0%;气血两虚型集中于Ⅱ期和Ⅲ期,占比分别为7.0%和6.0%;脾肾阳虚型集中于ⅣV期,占8.0%;脾虚气滞型集中于Ⅲ期,占比7.0%;肝肾阴虚型集中于Ⅳ期,占比12.0%。各证型TNM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本次研究中,CEA值以脾肾阳虚型最高,其余由高到低分别为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瘀毒内阻型、湿热蕴结型、脾虚气滞型。各证型CEA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毒内阻型的CA199最高,高于其余5个证型,且各证型间的CA199值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间的AFP、CA125、CA153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本次收集的病例中,湿热蕴结型的生命质量总分最高,为101.82±3.16分,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瘀毒内阻型:97.81±3.23分,脾虚气滞型:91.63±3.42分,气血两虚型:90.44±3.33分,肝肾阴虚型:90.29±3.35分,脾肾阳虚型:89.67±2.92分。各证型生命质量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左右半结直肠癌之间的发病年龄、病理类型、中医辨证分型、生命质量评分、CEA、CA199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探索左右半肠癌的差异能更好的认识肠癌发病的特点。(2)大肠癌各证型间的分期、CEA、CA199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存在差异。探索肠癌证型和相关因素的关系,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癌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