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面源污染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领域。面源污染来源面广,它夹带着大量的泥沙、营养物、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江河、湖库,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升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溶解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酸化。茜坑水库是深圳市的主要水源供应水库之一,并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但其由于面源污染带来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对于其水源地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集水区资料,选定茜坑水库办公楼集水区为研究区域,并结合集水区的地形条件设计四种最佳管理措施(BMPs)装置,包括落水管/植生槽、生物滤槽、植生滤带、滞留池、护岸挡土坝和人工湿地,同时自行设计一套模型软件模拟水文和水质项目:TSS、BOD、TN,以现场采样分析结果作为参数率定和验证的依据,对三场不同大小的单场暴雨雨量进行水文/水质模型模拟。目的在于了解暴雨冲刷时,对水质产生的变化情形,以期获得办公楼集水区BMPs系统的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研究结果发现,一场小型暴雨冲刷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远大于一场大型暴雨,试验结果证实TSS的去除率为80%以上,TN、BOD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集水区BMPs的建立能有效去除暴雨冲刷产生的面源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