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年—2019年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行乳房重建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分析不同乳房重建手术的术后美观度及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以求更加准确的把握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症,更好地达到患者的预期目标、提高患者术后美观度、降低乳房重建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2017年-2019年就诊诊断为乳腺癌并行乳房重建的患者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通过查阅病历资料(一般情况、体格及辅助检查、病理报告、患者手术情况),于患者术后6月进行Harris美容评分、BREAST-Q问卷评分,比较目前开展的乳房重建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其生活质量,分析不同重建手术方式的差别。结果2017年至2019年共随访患者85例,病历资料中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假体植入组与背阔肌+假体组BMI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体植入组BMI低于背阔肌+假体组25.50±1.66;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手术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扩张器、假体植入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低于背阔肌皮瓣移植、背阔肌+假体组;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BREAST-Q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35岁)与年老组(>35岁)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REAST-Q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患者评分均较高于年老组;保留乳头组与未保留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REAST-Q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乳头组患者评分均较高于未保留乳头组;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感染、积液的发生率高于自体皮瓣乳房重建。结论1.年龄并不是选择重建方式的依据,针对BMI值较大患者行自体组织重建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2.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美观度及满意度,尤其是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及年轻患者。3.应用自体皮瓣行乳房重建,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长较长,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其术后感染率低于植入物乳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