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
运用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技术,探讨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的诱发,掌握恶性疟原虫对萘酚喹敏感性体外微量法测定的方法,建立的恶性疟原虫抗萘酚喹株。
2.方法
恶性疟原虫用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采用萘酚喹体外剂量递增间隔接触方法进行抗性培育,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在药物刺激前、刺激后及停药25天分别测定萘酚喹的敏感性,运用ICE introduction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其IC50,对不同药物刺激时段的敏感性进行比对,分析恶性疟原虫对萘酚喹抗性的变化。
3.结果
药物刺激共9次,药物浓度分别为2.56nmol/L三次、5.12、7.68、10.24、12.8、17.9、25.6nmol/L各—次。接触药物前,敏感株(亲代系)的IC50为3.03nmol/L,药物刺激9次后,其IC50增至43.07nmol/L。约为亲代原虫的14.2倍。停止接触药物,继续无药培养25d后IC50降至18.98nmol/L。
4.结论
4.1培育过程中随着药物刺激次数,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断增加,提示该恶性疟原虫虫株对萘酚喹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即抗性逐渐提高。表明抗萘酚喹恶性疟原虫虫株可以通过连续体外培养建立。
4.2 IC50由3.03nmol/L增至43.07nmol/L,约为亲代原虫的142倍。共药物刺激9次,历时166天。表明恶性疟原虫较容易对萘酚喹产生抗药性。
4.3停止接触药物,继续无药培养25d后IC50降至18.98nmol/L。下降了24.09 nmol/L(55.9%)。停止药物刺激后抗性程度有所下降。药物敏感性恢复较快。这种短期在药物压力下培养出来的抗性可能是生物体的—种非遗传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