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转铁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蛋白,能够与铁离子结合后与转铁蛋白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内吞作用将铁离子运输到血液及其组织中。转铁蛋白结合铁与释放铁对应闭合构象和开放构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铁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蛋白,能够与铁离子结合后与转铁蛋白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内吞作用将铁离子运输到血液及其组织中。转铁蛋白结合铁与释放铁对应闭合构象和开放构象,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成为靶向运输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快速、特异性识别转铁蛋白的方法至关重要。菁染料易受生物大分子的调控,基于其聚集体的转变对转铁蛋白特异性识别,实现了对脱铁转铁蛋白的定量分析与可视化检测,并应用与血清体系中,为在细胞及生物体内检测提供了可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pH、温度对体系的影响,构建了一款基于菁染料聚集体自组装,检测转铁蛋白构象的生物探针。仅通过吸收光谱变化,观察菁染料聚集体的转变,实现了对脱铁转铁蛋白(apo-hTf)的特异性识别,对apo-hTf的检测限为2.8 nM。在一定条件下,apo-hTf诱导菁染料从H-聚集体向J-聚集体转化,伴随颜色由粉色向蓝色的转变,可视化检测限为70 nM,而holo-hTf基本不具备这种能力。此外,apo-hTf与菁染料的表观结合常数达到107 M-1,表现出很高的亲和力,结合比为1:1。为了确定实验的可行性,向apo-hTf加入铁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确定hTf构象发生转变,同时菁染料能够实现构象转变的监测。该生物探针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实现了在血清体系的apo-hTf的检测和可视化识别。2)在真实血清体系中,仅有30%转铁蛋白处于饱和状态。利用菁染料ETC作为探针,研究在血清体系下,对天然转铁蛋白的识别和构象的监测。30%-hTf对菁染料ETC调控能力介于apo-hTf和holo-hTf之间。以J-聚集体/H-聚集体的吸光度为信号峰,在15μM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μM。在复杂的血清体系中,菁染料依然具有监测hTf构象的能力,为进一步实现在人体或者细胞内构象监测提供了可能。图47幅;表6个;参107篇。
其他文献
脑卒中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死因,缺血性卒中是脑卒中的最常见类型。缺血性卒中发病过程中的神经损伤不仅在脑组织缺血时候,在缺血组织恢复血流的供应后也可能出
背景:肺成纤维细胞(Lung fibroblast,FB)过度增殖活化,不断向肌成纤维细胞(Lung myofibroblast)转化,并伴随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异常沉积,最终导致肺纤
杂种优势通常随着双亲遗传差异的扩大而增强,通过普通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基因渗入系作为亲本,能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杂交组合双亲之间的遗传差异,是选育
α-L-鼠李糖苷酶特异性地切割天然产物末端的α-鼠李糖基,有效地提高了这些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本课题组通过基于保守基序的PCR和人粪便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α-L-鼠李糖苷酶HFM-Rha78。该酶分子质量为85.5kD,等电点为5.58。在克隆到载体pET-28a时,α-L-鼠李糖苷酶HFM-Rha78的N-末端携带(His)_6标签。本论文对其酶学性质和生
景德镇是中国瓷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陶瓷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尤其是三宝国际陶艺村,自1995年创建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旅游、参观、交流和陶瓷
煤层瓦斯气体中常因含有CO_2等其他气体而无法使用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为寻求一种高效分离煤层气中CO_2气体以提高瓦斯利用率的新途径,本文通过炭化有机盐、氮掺杂方法制备一种对CO_2/CH_4具有高吸附性能、高分离性能的炭材料。本文通过炭化有机盐,并采用三种胺浸渍和氮掺杂四种改性方法,通过表征考察了物理结构和化学表面性质,在吸附CO_2/CH_4气体方面进行了初步实验,并通过Material Stu
光纤中信号传播的仿真在光传输系统的研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主要是转化为数学模型去数值求解光纤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值方法的性能主要考虑误差精度和和计算效率,目前求解单模非线性传输方程的数值方法已较为完善,定步长方法有全局误差四阶精确的龙格库塔交互图片法,为进—步优化方法性能,衍生出大量变步长计算准则,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局部误差法。多模非线性传输方程的计算相对单模更为复杂,目前
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了满足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大跨空间结构被兴建。作为大跨空间结构一种常用的结构类型,空间网格结构从数量上看占有相当大
目的:通过收集、研究古籍文献与现代文献所载关于肺苏热病的差异之处,从而强化对肺苏热病的认识,发现肺苏热病发展的沿革,为今后的肺苏热病学研究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
性选择特征的进化既取决于所研究物种的内在因素,也取决于促进或阻碍性征传递和感知的外在因素。为了了解受人类影响的生境的变化如何影响性选择特征及其进化,本研究调查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