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4年在扬州市广陵区开始实施至今,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的日趋完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状况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缓解。然而近几年,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这问题越来越明显,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疗保障支付制度的不合理。因此,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己成为新农合控制医疗费用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由此,扬州市广陵区开始逐步探索支付方式改革,这也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现实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搜集、整理近些年来关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等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医疗支付方式的研究状况,明确了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其次,概述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支付方式以及医疗费用控制;阐述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均衡理论。然后,分析当前新农合支付方式及医疗费用现状,讨论了新农合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疗保障支付制度的不合理。然后,从理论上概述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提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模型。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现场调查广陵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现状,获取大量运行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对其总体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指出目前广陵区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参合农民住院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2、医疗费用构成得到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对于医疗机构成本控制的激励作用效果有限;2、对医疗机构的总费用控制方面有待完善;3、支付方式改革的疾病分类还不尽合理。最后,本文从建立完善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建立相应的费用监管机制,规范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加强对参合人员的宣传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经办机构信息系统;建立有效谈判协商机制等方面综合阐述如何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达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