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教育培养创造型美术教师的研究——以桂林地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学问题为依托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特征的反映,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它需要以创造型的人才作为基础,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但是,没有创造性的美术教师队伍,就没有创造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职前师范阶段是师范生成为专业化教师的储备期,也是其能否成为创造型教师的关键时期。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母机,是美术教师输出的源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高师美术教育的职责在不断扩大,小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大到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它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所以培养创造型教师应成为高师美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主要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创造型教师的相关综述。包括创造型教师的含义、创造型教师具备的素质、创造型教师的行为特征三个层面。 第二部分,时代对创造型美术教师的呼唤。分析了树立创造型美术教师职业形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从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每个教师自身得到发展的需要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论述了培养创造型教育人才是时代赋予高师美术教育的使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的源头,正可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养创造型教育人才理应追本溯源。 第四部分,对传统高师美术教育中影响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因素分析。以桂林地区的两所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学问题为依托,就传统教育下的美术应试教育的现状、观念、课程和教学四个方面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对高师美术教育学生创造素质的调查和分析。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忽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剖析教师的教,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学,因此本文第五部分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期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等状态有所了解,对症下药。 第六部分,以桂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培养创造型教育人才的一系列策略。第一,教育理念创新是高师美术教育培养创造型美术教师的前提;第二,课程创新是高师美术教育培养创造型美术教师的核心;第三,教学创新是高师美术培养创造型美术教师的关键;第四,教育环境创新是高师美术培养创造型美术教师的保障。 第七部分,对于高师美术教育培养创造型美术教师的再思考。培养创造型教育人才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对学生“自我艺术表现的鼓励”并不就是培养创造型教育人才;第二个问题,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陷于“学生中心论”。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生物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广西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改革和谐发展的关系。2001 年6 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进入实验阶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作为国家对大学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从业地位的重要手段。 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
中国大学生篮球赛,简称CUBA,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高校间篮球联赛,其宗旨是“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高校大学生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开放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它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现代媒体技术及灵活的支持管理服务,为一切有学习愿望的人提供
人是不断超越、不断追求生命力量之充分张扬、不断追求人之卓越的存在。人的卓越指向的是生命之种种可能性的尽情展现,它激励人们不断攀登人性之真善美的座座高峰,它体现的是
由于跑台可以提供稳定的,便利的训练和实验环境,它经常被应用于有关平地走,跑等运动的训练和实验研究。有关运动学方面的试验和研究已经证明在跑台上的运动和地面上的运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