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企业为了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塑造核心竞争力就必然要使得企业不断创新,企业唯有积极开展相关的创新活动,才有可能去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因此,如何促进管理层增加承担创新项目的意愿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较大的薪酬差距有利于管理层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做出创新决策。所以在这种制度背景下,研究薪酬差距对创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现状—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思路,在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包括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这两种企业特征,研究了薪酬差距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首先,从我国创新水平现状以及针对薪酬差距颁发的相关政策等现实情况引发本文的背景及意义,针对薪酬差距中的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呈现出本文的研究论点。然后在锦标赛理论、行为理论和创新理论等基础之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其次,通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考察对象,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为实证分析提供铺垫。最后,本章详细分析了实证的结果,验证了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相关假设,并利用变量替换测试了结论的稳健性,得出本文结果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增加薪酬差距有利于企业创新;(2)非国有企业的薪酬差距拉大能够激励企业创新,而在国有企业中,效果并不明显;(3)相对于成熟期企业来说,成长期的企业薪酬差距拉大,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两点:(1)本文从薪酬结构的角度探讨薪酬差距对创新的影响,希望企业结合自身特征制定薪酬政策,提高团队承担风险的意愿以促进技术创新;(2)本文将所有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这两种企业特征融入薪酬差距对创新影响的研究框架中,从两个维度分析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可以给当前的监管机构和企业制定相关的薪酬政策提供有利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