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管癌是肝胆管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常规化疗、放疗等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重要。自三氧化二砷成功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来,人们对其治疗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的治疗机制。随后的研究显示三氧化二砷不仅对治疗白血病有效,而且对多种实体肿瘤细胞显示出良好的促凋亡作用,但三氧化二砷对于胆管癌治疗作用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本实验通过三氧化二砷对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三氧化二砷对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对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设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在三氧化二砷作用下的增殖抑制及凋亡程度;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测DNAladder证实凋亡的存在;RT-PCR检测p53/bax/bc1-2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1)MTT显示三氧化二砷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的增殖,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以4.0 μmol/L As2O3作用96h抑制率为最高,达90.5%。(2)流式细胞术显示正常生长的QBC939细胞自发性凋亡率为2.94%。各实验组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凋亡峰,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以4.0 μmol/LAs2O3作用96h凋亡率为最高,达87.7%,当浓度大于8.0μmol/L时,凋亡率反而呈下降趋势,结果与MTT法一致。同时流式细胞术显示QBC939细胞在三氧化二砷作用下呈现S~G2/M期的细胞周期阻滞。(3)透射电镜显示4.0 μmol/L As2O3连续作用48h,QBC939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4)DNA ladder测定显示随着As2O3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ladder越来越明显。(5) RI’- PCR测定显示随着AsZO3作用时间的延长,bcl一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上调,bcl一2/bax比率下调,但p53mRNA无表达。 结论在体外三氧化二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QBc93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bax上调和bcl一2下调相关,且不依赖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