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汉口大火与汉口重建计划研究——论城市灾害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ga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口6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的不止战争、水灾,还有源源不断的火难。火灾之于汉口近于家常便饭,见怪不怪。1911年汉口大火有其典型性和特殊性,它焚毁了汉口华界大部分土地,汉口却在6年时间内迅速复原。它背后隐含的城市规划、城市复建等一系列措施都反映了当时汉口在面对城市火灾灾害事件时的应对心态和机制。  学界关于城市发展史,并从城市灾害角度切入的研究,多半从更加宏大的城市防御系统与应急措施等方面加以论述。本文从一个历史灾害事件——1911年大火,和一张图纸——1912年汉口兵燹后改良市政新旧街道详图出发,对汉口在火灾前后城市形态及其来由,与规划城市形态及其来由做分析比较,在力求真实还原1911年大火这一历史场景的前提下,再现1911年火前汉口城市形态的形成,分析1912年汉口规划的特点以及规划方案未得以实施的原因,同时对比分析汉口复建后的城市形态,通过一系列史料和图纸的分析,对1911年汉口大火以及汉口重建计划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最后结合1666年伦敦大火及其灾后重建的案例总结归纳了城市火灾事件对城市的影响。通过从1911年汉口大火这一切入点,揭示了汉口当时面对城市灾难的整体应对机制,明确了城市灾害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全文共七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作为该论文研究的背景和基础,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为前提,提出以1911年汉口大火为切入点分析汉口城市形态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还原了1911年汉口大火这一历史事件与场景,从依据史料还原历史图景出发,再现了1911年的汉口大火,并针对1912年汉口重建规划图提出问题,明确后文行文的逻辑与思路。第三部分包括三、四、五三章,归纳总结了1911年大火前汉口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分析火前汉口城市形态得以形成的原因与机制,针对汉口三版重建规划图纸做了详细分析比较,并探讨了规划方案形成的背景与原因,并且将规划方案与大火前汉口城市空间格局做了比对分析研究,探讨规划方案未实施的原因并试图分析汉口城市形态发展的特点。第四部分第六章结合1666年伦敦大火案例,通过对比伦敦大火与汉口大火的异同点,试图分析城市灾害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异同点。第五部分作为全文的结语,明确了1911年汉口大火给汉口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总结归纳城市灾害事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以恩施境内盐茶古道线路上的商贸聚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为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恩施境内现存的盐茶古道商贸聚落进行寻访和实地调研,探寻恩施境内盐茶古道的部分线路。通过对现
该文针对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化空间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态构成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和阐述,从功能、属性、空间形态建构等方面分析园林化空间的性质及构成,对当代中国
该文本着简约孕育丰富的观点,以形态学的方法,从形式和空间两方面研究了几位跨越了不同时代,作品风格迥异的世界知名建筑师的作品,分析得出了他们在形态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一
类型学对于国仙建筑界来说是一个新兴的科目.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类型学,首先,回顾了类型学的发展过程,类型学意义的提出及其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在建筑领域,根据维德勒
现代的居住社区,经历了从单一居住模式向生态型社区转化的过程.基于这一变化对社区街廓空间设计带来的影响,该文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实例分析,探讨了构筑
迈向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的目标取向.城市的景观艺术是在历史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整合各种媒体信息,可以极大地改变建筑声学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高效、直观.在用Authorware开发建筑声学CAI课件的基础上,该文研究了建筑声学CAI课件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