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整体化加固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广泛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近年来,许多桥梁出现空心板铰缝的典型病害。针对出现此类病害的情况,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加固方法和设计计算中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提出了在空心板上、下均施加横向预应力整体化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梁桥的技术思路,即在修复铰缝损伤的基础上,通过施加横向预应力,在空心板梁桥铰缝截面产生预压力,改善铰缝受力状态,从而消除铰缝损伤的积累,使得加固后装配式空心板梁桥上部结构整体受力特点接近整体板。   根据空心板梁和混凝土铰缝结构的特点,基于有限条理论,提出了空心板和铰缝受力分析的有限条法。混凝土铰缝被当做独立的单元,对应单元有一定的刚度,能通过计算揭示混凝土铰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其同时承受剪力和弯矩作用的受力状态,可以定量描述这种受力状态。通过典型的桥梁荷载试验并设置的特殊观测,空心板及铰缝受力的结构有限条法分析证明根据车辆在桥横向的位置不同,空心板混凝土铰缝承受的弯矩(剪力)还分为正弯矩(剪力)和负弯矩(剪力)。   设计了不同形式铰缝的试件抗剪性能试验。试验表明,铰缝剪切属于后浇混凝土粘结问题,结合面凿毛、铰缝内配筋以及增加侧压力能提高抗剪强度。综合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提出了无侧压力下铰缝抗剪强度的计算式;在有配筋和侧压力情况下,基于摩擦抗剪原理,推荐了铰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既可以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加固设计,也可以用于新桥铰缝设计。   将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桥上部结构比拟成正交异性板,推导出了铰缝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其峰值和空间分布的规律,据此,制作了可供设计者直接使用的图表,通过该些图表设计者可以很方便查得在JTG D60-2004车辆荷载作用下常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铰缝的弯矩和剪力值。   基于室内张拉横向预应力筋试验结果和运用有限元分析得到横向预应力筋在铰缝截面产生压应力的分布规律,同时结合铰缝剪力和弯矩的分布规律,提出了整体化加固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的横向预应力筋设计计算方法。   研究提出可以用挠度横向分布和铰缝相对位移差两个指标来检验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加固的效果。
其他文献
耐压圆柱壳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已经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统的耐压圆柱壳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传统纯钢结构耐压圆柱壳的发展已经进入瓶
为了给示范工程和实际工程运用起到更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本文采用天津本地填料组合来构建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了人工湿地在冬季无植物和夏季有植物两种情况下分别对微污染水体的
结构系统识别中,实时追踪识别结构物理参数(如结构刚度参数)和外部荷载对于及时评估结构的安全状态非常重要,已成为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基于模型的结构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城市边坡主要灾害为整体滑坡破坏,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也多种多样,降雨是诱导滑坡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镇江市2010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遗迹保护工程为依托,考虑降雨
本文通过收集已有关于再生混凝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他学者关于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结构性能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外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
设计反应谱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确定地震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工程抗震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科学、合理、准确的抗震设计反应谱仍是各国建筑抗震研究及设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过程是一个涉及物理、化学、力学等多方面作用效应的复杂现象。桥墩、地下基础、水工设施及大坝等部位的混凝土最易遭受硫酸盐类化学侵蚀,这些结构承受了自身的自重和一些车辆和行人荷载,还受到了水中的硫酸盐的侵蚀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兴土木的建设时期,为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破环,减少废弃混凝土的数量,做到可持续协调发展,与再生混凝土有关的一些技术和研究也快速发展起来。研究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并提出
混合试验能直接给出结构在指定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有关研究及试验结果表明,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是双向的,水平双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比单向地
历史地震资料表明,一次大的主震之后往往会伴随有若干余震。结构在实际地震中也经常会在主震作用之后的较短时间内遭受余震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在主震作用下已经有了一
三自由度加载系统在试验过程中通过两竖向作动器和一个水平作动器实现对试件水平位移、竖向力和转角的加载控制。由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是基于MTS控制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因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