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糖控制达标并保持稳态是糖尿病病情管理的重中之重。而血糖控制受饮食的影响尤为密切,准确了解机体对食物引发的血糖应答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一日三餐。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是纳入机体对给定食物产生血糖反应的生理学参数。研究表明,低GI饮食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其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GI数值往往较低,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有益。“食品-血糖生成指数测定和食品分类建议(ISO 26642:2010)”为目前国际GI测定通用标准,但某些测定程序并未严格限定,由此可导致GI测定结果出现偏差,甚至GI分类不当。此外,动态血糖监测技术(CGMS)的发展为临床医生准确观察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特别是进餐前后血糖的实时变化带来了极大便利。如何应用ISO标准的稳定方法测定食物GI并同时观察食物引发健康成人的血糖应答,及如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为糖尿病患者分析饮食所产生的血糖变化,有助于阐明食物对血糖的确切影响,更便于营养医师临床决策。内容:基于ISO 26642:2010标准,建立ISO稳定方法,并据此测定富纤维方便米饭及普通方便米饭的GI;同时观察两款方便米饭在健康人的血糖应答情况。继而结合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探究不同方便米饭对患者糖脂代谢及血糖波动性的影响差异,分析可能机制,为糖尿病个体化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基于ISO标准,结合文献,纳入≥10名同质的健康成人,以50g无水葡萄糖为参比,分别计算含等量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方便米饭用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浆的葡萄糖浓度后,计算120min内餐后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增幅(incremental area under the glycemic curve,IAUC)、GI,并观察餐后血糖应答。第二部分:以病程≥1年、病情稳定、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周的随机对照双盲饮食干预。基线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生化测量指标后,将患者随机分至试验组(富纤维方便米饭干预)、对照组(普通方便米饭干预),要求患者食用方便米饭80g/d,作为独立主食或补充日常主食。期间结合3*24h膳食回顾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监测患者每日三餐前后180min内多个血糖值2周(第3~4周)。4周后,以糖化白蛋白(GA)水平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以空腹血糖(FPG)、血脂谱(TC、TG、LDL-C、HDL-C)、胰岛素谱(FIns、HOMA-IR、HOMA-β)、估计内脏脂肪面积(eVAT)的变化为次要观察指标,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同时纳入血糖记录完整患者,以血糖监测期间每日血糖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aMAGE)、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为日内血糖变异指标,以空腹血糖变异系数(FPG-CV)、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为日间血糖变异指标观察不同饮食干预对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并分析富纤维方便米饭较日常主食对餐后血糖应答的影响差异,从而全面探究干预措施对T2DM患者短期内代谢转归的影响。结果:1.第一部分:各10人测试富纤维方便米饭、普通方便米饭,测得GI分别为(65.9±6.6)、(75.1±8.6),平均CV=3.4%;与普通方便米饭相比,健康人食用富纤维方便米饭后120min内IAUC更小,血糖波动幅度降低,餐后血糖应答曲线变化趋势更平缓,因此适于T2DM患者食用。第二部分:①随机化61人(试验组30人),53人完成全部研究(脱落率约13.1%),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且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及供能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摄入膳食纤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P分析:试验组GA下降更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与基线相比,试验组G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对照组无显著下降。试验组TC、LDL-C下降更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32),组间FPG、TG、HDL-C变化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基线相比,试验组干预后TC、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0),对照组无显著下降,组内FPG、TG、HDL-C在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ns、HOMA-IR、HOMA-β变化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对照组HOMA-β较基线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eVAT变化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对照组较基线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ITT分析:试验组GA下降更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与基线相比,试验组G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对照组无显著下降。试验组TC、LDL-C下降更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34);与基线相比,试验组干预后TC、LDL-C、LDL-C/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0、0.024),对照组无显著下降。③血糖记录显示:血糖监测期间组间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均衡可比,试验组膳食纤维摄入量高于对照组,且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第3周每日血糖波动情况相似,试验组第4周第1天每日血糖CV、LAGE、MAGE、aMAG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15、0.048、0.038),但组间TI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达标(>70%)。两组每周FPG-CV及MOD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糖波动情况在监测期间总体趋向改善。④与日常主食餐相比:T2DM患者以富纤维方便米饭为单一主食时,120min内IAUC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0min、120min、180min内的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glycemic curve,AUC)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7、0.020);两者餐后血糖峰值(spike)、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相比,富纤维方便米饭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44)。富纤维方便米饭的餐后血糖应答曲线呈“缓升缓降”,高峰出现更为延迟,于第120min时到达峰值(7.3±1.7)mmol/L,随后平缓下降,至 180min 时为(7.0±1.7)mmol/L。结论:本研究基于ISO 26642:2010标准,测定方便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并观察到富纤维方便米饭对减少健康成人餐后血糖升高幅度有益,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食用。此外,在合并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中进行随机对照双盲的饮食干预,发现富纤维方便米饭可改善患者短期脂代谢及血糖波动情况,为糖尿病的营养干预提供证据,有助于分析食物特性对血糖的影响,进一步推广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