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年龄及流行病学特点,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常规、CRP、肝功、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水平变化,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状态及变化,为临床合理及积极的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客观的临床参考依据及方案。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的肺炎患儿共947人,其中MP感染患儿196例,选取其中60人,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患儿60例,年龄1岁~14岁,其中男74例,女46例。均征得其监护人同意。分配为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组60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组60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入院至出院,统计年龄、性别、发热天数等基本信息的统计。在治疗前都给予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支原体抗体、寒冷凝集,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E、IgM、IgG、C3及C4,T细胞亚群,包括CD3+、CD3-NK细胞、CD4+、CD8+细胞占淋巴细胞比值及CD4+/CD8+比值等。统计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年龄组成,比较MP组与非MP组WBC、CRP、ESR、PCT、ALT、AST、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差异,并根据是否合并EB病毒感染对肝功、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T细胞亚群等指标进行比较,比较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检查指标的变化。利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2015年1月~2016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共收治肺炎患儿947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96人,占20.69%。 2、发病年龄分布:肺炎支原体肺炎年龄组成上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但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年龄构成上无显著差异。 3、60例MP组儿童中,WBC、CRP、ESR、PCT的均值分别为(5.37±2.41)×109、8.71±2.34mg/L、13.39±4.12mm/h、0.158±0.04ng/L,在60例非MP组儿童中,WBC、CRP、ESR、PCT的均值分别为(10.38±3.09)×109、15.45±3.98mg/L、25.5±4.19mm/h、0.308±0.12ng/L,MP组值均较非MP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60例MP感染组患儿中,ALT或AST出现升高有17例。在60例非MP感染组患儿中,ALT或AST升高有8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60例MP组患儿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E结果较非MP感染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MP感染组中,IgE值较非MP感染组增高约4倍。两组的IgA无显著性差异(P>0.05)。 6、两组间补体C3、C4进行比较,MP组补体C3较非MP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4含量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性(P>0.05)。 7、MP组与非MP组T细胞亚群的比较,NK细胞、CD4+、CD8+、CD4+/CD8+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在MP组中有11人合并EB-IgM(+)患儿,在非MP组有4人合并EB-IgM(+)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性(P>0.05)。 9、对MP组合并EB-IgM(+)患儿及MP组合并EB-IgM(-)患儿进行比较,MP-EB组较MP-非EB组肝功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EB组患儿的IgA、IgG、IgM、C3、C4、CD3+、NK、CD8+与MP-非E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IgE、CD4+、CD4+/CD8+有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较,IgM、NK细胞有统计学差异(P<0.05),IgA、IgG、IgE、C3、C4、CD3+、CD4+、CD8+、CD4+/CD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紊乱,其IgG、IgM、IgE、补体C3均有显著增高,NK细胞、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降低。 2、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中,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参与疾病过程。 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在肺炎恢复期过程中同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