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解决企业委托与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企业广泛实施,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和企业界开始探讨这种激励机制并付诸实施。近年来,理论界不乏关于如何设计、改进和推广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著述。国家也于近期推出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两大办法”奠定了中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法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对于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介绍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四种假说,对股权激励的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阐述了我国实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选取了107家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指标为评价标准,采用了因子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的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即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观测两大“办法”实施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否显著,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从总体上来看是无效的。文章在最后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无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上述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上对于两者关系的理论理解。作为一项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引进的激励约束机制,股权激励政策在运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因我国所特有的情况和问题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无论在现象上或是理论解释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其次,我国对于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股权激励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是否真正具备激励效用,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现有文献对上述问题尚无定论。本文广泛参考国内外文献,对绩效评价模型和回归模型进行改进,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