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复合场下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用硅橡胶复合材料电荷输运与电导调控方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直流电缆附件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由于电场分布不均导致绝缘内部电荷积聚,加剧局部电场畸变与绝缘老化;电缆运行中的过电压和高温也加剧了电荷的注入与积聚。本文制备了具有非线性电导的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电热复合场下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电荷输运和电导特性,以期为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用非线性电导复合绝缘开发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制备了SiC/硅橡胶复合材料,采用可控温电导测试平台获得试样在30~90℃区间内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电导变化规律,发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微米SiC/硅橡胶复合材料由正电导率温度系数变为负电导率温度系数。获得了一种低电导率温度系数复合材料,为抑制温度梯度场引发的电缆附件绝缘电场畸变提供了实验基础。(2)基于温度-直流电场下复合材料的表面电荷和空间电荷特性,发现电荷积聚使试样内部电场增大,载流子通过SiC颗粒形成的逾渗网络快速迁移,SiC/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荷与空间电荷消散加速;高温使载流子热运动能量提高,载流子脱陷概率增加,加快电荷消散,表明了温度-直流电场下复合材料的自适应调控电荷输运作用。(3)基于温度-直流脉冲复合电场下复合材料的表面电荷特性,发现直流电压上叠加的异极性脉冲在试样内部形成异极性电荷区,吸引直流电场产生的表面电荷向试样中心迁移,加剧了试样中心点的表面电荷积聚。叠加的同极性脉冲提高了表面电位,增强了试样内部电场,同时温升加剧载流子热运动,使试样电导率增加,加速表面电荷消散,表明复合材料可调控温度-同极性直流脉冲复合电场下的表面电荷特性。(4)基于温度-极性反转电场下复合材料的表面电荷特性,发现试样中心区域内部存在的异极性电荷比外侧区域多,进一步加强了中心区域异极性电荷之间的感应电场,使表面电位衰减加速,导致表面电荷消散过程中复合材料中心点表面电荷少于外侧区域。极性反转后,试样内部电荷与表面的异极性电荷间产生的感应电场,提高了试样的电导率,加速了表面电荷向试样内部迁移以及异极性电荷中和过程,试样的表面电荷积聚受到抑制。
其他文献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以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农业生产、日产生活等领域,而电磁转矩的控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电机系统在各应用领域的运
针状、片状等晶体形态不佳的化工固体产品常存在堆密度低、流动差等问题,影响产品的后处理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由于结晶过程中晶体生长和粒子聚结过程复杂,很难通过经验性的
为了解决传感器基质干扰和低效的问题,本文仿生设计合成了多种两性离子聚合物和多肽,并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SPR)表面构建了抗污染涂层,开发了两种SPR单通道多重检测的
锂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SPE)因其能够缓解阴离子的浓度梯度、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以及减少电池的极化损失而倍受关注。双苯磺酰亚胺由于强电子离域特性有望应用于锂单离子聚合物电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极大而快速的能源消耗。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能源问题更是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传统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
科学认识城市环境中危险液化气体泄漏事故发展规律,是对此类事故进行准确评估、精准救援的前提。液化气体泄漏扩散过程往往具有明显的多相流特征,按照其发展规律可分为三个阶
为满足软件定义光互连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低成本和低时延的性能需求,本文通过设计控制层分布式架构、压缩数据层交换器流表和提出高效交换调度算法来实现,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迅猛发展,与之匹配的柔性储能器件成为研究的热点。柔性超级电容器不仅具备普通超级电容器的优势,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因而可以较好地满足可穿戴设备
管道是最经济环保的石油天然气运输方式,其所处环境较为恶劣,在铺设、安装以及服役过程中会产生1-3%的塑性应变。基于断裂力学的合于使用原则,应在确保结构安全服役的前提下,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处于供给侧改革、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旧增长方式拉锯激烈,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污染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带来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