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研究——以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西南城社区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转变。社会的演变也使得城镇化和大城市发展迅速,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18年的657个,城镇化率由78年的17.9%提升至18年的58.5%,城镇人口由78年的1.7亿人增至18年的8.1亿人,这些数字是惊人的。城镇人口的急剧提升,导致社区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社区是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治理已然引起了大多数学者和国家的关注。而人是组成社会和社区的重要因素,居民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越来越多和是实实在在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要想将社区治理最优化和利益分配最大化,更多的是需要居民的参与和自治。2017年6月,《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设计的“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这一目标预计在2020年完成,从目标整体来看,对于社区治理的重点是在广大居民的参与。此外,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可以培养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虽然现在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主要由下面几个方面组成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了国内外文献,并进行了归纳总结,确定了研究方法。其次,对本论文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区分。然后,进行了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西南城社区的案例分析,对西南城社区居民展开了问卷调查,发现在西南城社区中,居民对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参与意愿性不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高,社区活动的参与途径和类型有限,社区对居民的组织强度不够等问题,并详细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吸取了国内外优秀社区治理的经验,提出了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完善居民参与的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权利,丰富居民参与的渠道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企业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投资活动决定的,投资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盈利水平,如何有效合理投资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关键。在投资过程中,非效率投资将导致企业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甚至危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非效率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企业的资金情况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财务弹性是衡量企业可动用资金的指标,研究财务弹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资金对于投资效率的关系。同时,由于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的企业
学位
当居民在生活中突然遭遇疾病面临着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过高,对于患者尤其是一部分群体所获得的医保水平保障较低,他们会因为疾病而面临严重的医疗负担,造成经济贫困,从而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中。这种由严重疾病引起的高额医疗费用可以称为灾难性医疗费用,迫切需要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各地开始试点实施大病保险制度。本文以运城市为例对大病保险缓解因病致贫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运用STATA统计软件、访谈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日益增加。面对繁重的教学压力、工作任务、家庭负担使得教师不免产生时间紧迫,无法合理安排时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因繁琐的工作,时间的紧迫而渐渐消磨,难以持久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极易产生疲惫之感。如何能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成为了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  基于此,本研究从教师的职业认同、时间管理角度着手调查,采用由Masla
学位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820万人,“80、90后”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职场中坚力量。他们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但是由于缺乏岗位技能,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越来越多的职场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学校与职场环境差异较大,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常常无法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从而造成“学而无用”,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大学毕业生如
习近平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进一步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理顺政府的运行机制,并处理好各级政府间的关系,推动了国家发展的进程。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国家财政不断向中央、上级政府集中,为了调动基层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将大量的资金以项目制的形式下发给乡镇政府,为乡镇政府带去了财政补充,并且对当前乡镇治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意味着“项目治国”的时代来临。而在项目不断输入
学位
善导所说的二河白道的譬喻文字存在于善导集记《观无量寿经疏·散善义》之中,将其绘画化的却是二河白道图。本文仅就二河白道譬喻如何在日本接受、发展以及如何作为佛教美术作品而成立等进行论述。一、现存二河白道图的作品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