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日渐发展,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借助各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自媒体在便于交流的时候,也会存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等负面因素。同时,我国最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商业诋毁问题并没有明显的变动以及创新性的变化,经营者、消费者及市场环境的秩序都时常处于商业诋毁行为的威胁之下。因此,网络自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在社会热点话题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显示出了强大影响力的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日渐发展,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借助各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自媒体在便于交流的时候,也会存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等负面因素。同时,我国最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商业诋毁问题并没有明显的变动以及创新性的变化,经营者、消费者及市场环境的秩序都时常处于商业诋毁行为的威胁之下。因此,网络自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在社会热点话题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显示出了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成为众多不法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便捷手段。当众多不法经营者或者自媒体个人用户通过自媒体这类方便的渠道诋毁其他企业时,会对被诋毁者造成恶劣的名誉损害以及严重的经济利益损失。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的内涵以及特征表现不同于传统商业诋毁行为。由于自媒体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全民性,使信息来源和传播范围很难控制,肆意的批评与攻击更为容易,相应地法律监管与约束也倍加困难。应当对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进行分析,揭示其本质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法律规制措施。本文通过对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在现有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中的梳理,归纳出当前对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在法律现状与司法实践中的特征,为下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法律规范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的相关法律规范往往因为效力层次低、立法技术落后等原因,整体上由于缺乏系统性,不能起到明确的法律指引效果。加之网络自媒体的复杂性,法律规范在主体认定、举证责任以及赔偿制度等方面都有不足之处,难以有效地在自媒体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中规制商业诋毁行为,致使我国打击新型商业诋毁行为时缺乏更加科学的法律依据,最终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行为认定不合理、被告胜诉困难以及法律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对网络立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研究理论与司法实践,本文尝试对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作一些探讨。第一,重视立法环节。对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的界定构造加以明确,责任主体冲出竞争关系的限制,扩大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充分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最大程度的确定违法者的赔偿数额,维护被诋毁者的合法利益。同时应结合近年来对自媒体网络环境进行整治的相关经验,优化自媒体领域立法的顶层设计,填补立法空白,完善法律规范体系。第二,完善司法规制的内容。在自媒体商业诋毁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引入诉前禁令制度,避免被侵权人损害进一步的扩大。在举证方面,减轻被侵权人的举证压力,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提高司法效率,最大程度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三,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其他方面的完善。从执法监管与公民守法的角度,做到多方位规制自媒体商业诋毁行为,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公民在网络自媒体平台应当遵纪守法,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企业也应当诚信经营,利用自媒体优势创新经营,以合法方式赢得市场,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其他文献
公司机会是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具有现实性并能被公司抓住的商业良机,反映了商业机会与公司之间的归属关系。公司机会在当今竞争格局朝夕可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公司机会视为财产形式之一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同时公司机会是由机会利益与忠实义务结合而成的新型期待权,它只能对抗董事等公司等受信人,是一种有限的期待权。公司机会规则作为忠实义务的派生义务,其核心要义在于禁止作为受信人的经营者篡夺公
实际施工人是司法解释基于无效合同状态下,对实际投入劳动力、建设材料、设备等物质的人员的称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第25条拓宽实际施工人主张权利的途径,打通保障实际施工人的权利甬道,实现对弱势群体权益价值的保护,符合朴素实质公平和实质正义的理念。但由于司法解释规定并不详尽,导致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实际施工人的代位权的行使问题。本文即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为主要研究对象
情势变更制度是合同法领域讨论度极高的制度,作为契约严守原则的突破,它与不可抗力制度共同调整因客观情况变化难以如约履行的合同。司法实践中,涉及情势变更的合同纠纷数量逐年递增,当事人以情势变更为由提出的诉求法院如何应对,关于情势变更的争议是否有效解决,在不甚明确的要件把握中是否存在问题,相关制度的分辨是否明朗?在理论上难以找到答案,需要考察我国司法实践中情势变更原则的具体应用,从法院判决要旨中总结经验
数字经济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在跨国交易方式中占据了主流地位。21世纪的信息化革命带来先进的技术,降低了跨国交易的成本,其结果就是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跨国交易的愈发频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于数字经济的崛起,无形资产的交易中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权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无形资产的交易所具有的隐匿性,特许权使用费性质的模糊性,及大量新兴的商业模式的涌现加剧了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之一,能够将员工利益与企业绩效绑定,起到有效激励员工和抑制代理问题的产生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作用,是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五粮液作为四川省首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企业,同时又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研究的代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理论和绩效评价方法,其次结合具体案例,对五粮液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
语言学习者的二语能力和发展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有的框架多局限于测量二语在语言知识上的发展,但鲜有探讨学习者二语在语用方面的变化。此外,国内对语用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较高水平的成人学习者,因此有必要将中级学习者纳入研究范围。本研究试图引入包含话语标记语四个测量维度(包括结构准确度、结构复杂度、功能多样度和功能准确度)的测量框架,以探究高中生在为期16周(一学期)的任务型阅读课程前
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相分离的办案模式是我国检察系统实行多年且较为成熟的办案模式,符合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案件数量上升和检察机关办案人手不足的矛盾愈加凸出,使得办案压力不断增大,捕诉分离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具体表现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重复审查案卷材料、工作内容同质化的现象。再有,我国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的办案人手严重不足而使得办案压力不断上升,
企业进行创新一方面达到实现和维持自身竞争优势的目的,同时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原有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的因素愈来愈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发展潜能被创新不足的现状大幅度拉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创新经济新动能成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为了克服高端人才市场的不足,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吸引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以促进创新活动的进行。高管的海外经历塑造了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源泉。我国目前步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常态时期,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比较优势被不断削弱,因此创新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国际竞争力水平。作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微观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自身投资回报、市场价值、比较优势,并能够促进影响经济的长远走势,因此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已成为国家和人民关心的重要议题。传统的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基于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企业创新是企业自身
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形式——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这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希望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同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腾飞。但发达国家牢牢占据着价值链的高利润环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低端锁定”难题。《推动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