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化学机械抛光的成品率驱动的布线算法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生产工艺进入纳米时代,可制造性和成品率问题日益严重,成为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关键。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简称CMP)是影响集成电路性能和成品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布线阶段考虑CMP问题是提高集成电路成品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成品率驱动的布线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布线、优化和布线后处理三阶段系统地解决由于CMP引起的成品率问题,论文主要贡献如下:1.在布线阶段,为了减小CMP引起的成品率问题,实现了铜工艺下CMP成品率驱动的布线系统。将铜工艺下的电镀(Electroplating,简称ECP)模型和CMP模型用于布线算法中,提出了线面积密度驱动的总体布线算法、线面积密度驱动的层分配算法,以及权重线密度驱动的详细布线算法,系统地考虑了CMP对各个布线阶段的影响,通过统一建模合理地控制各个布线层的连线密度均匀度,从而有效减少铜厚度变化和后期版图冗余金属(dummy fill)的插入数量。实验表明,该系统有效减少了ECP后铜厚度变化5%-7%,减少CMP后铜厚度变化15%-17%,同时减少了冗余金属填充数量大约5%。2.在互连优化阶段,为了减小CMP对芯片性能的影响,针对铝工艺和铜工艺提出了考虑CMP的缓冲器插入互连两种优化算法。首先,提出了考虑层间电介质(Interlayer Dielectric,简称ILD) CMP的缓冲器插入算法,通过用ILD CMP模型估算层间电介质厚度,使互连线延迟计算更加准确。第二,提出了考虑CMP冗余金属填充的缓冲器插入算法,通过建立有效的层分配后冗余金属填充预测模型,使缓冲器插入的互连延迟计算更加准确。实验表明,ILD CMP偏差以及冗余金属填充对于缓冲器插入的精确度有很大影响,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估算这些影响,提高缓冲器插入互连线优化的精度。3.在布线后处理阶段,为了进一步减少CMP冗余金属填充对芯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性能驱动的冗余金属填充算法。算法按照关键线网对填充区域分类,对每个填充区域进行填充数量的再分配,并采用解析式沙漏模型实现冗余金属填充。实验表明,该算法与已有算法相比,能平均减少15%冗余金属填充对于线网时延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红外光学断层成像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无损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组织断层光学参数的空间分布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目前其成像技术、疾病诊断机理等都在
传统的人工抄表需要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收集水表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还存在错抄、漏抄和用户私自改装水表等问题,无法及时、准确、有效地抄收水表数据。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线和无
偏振模色散已成为10Gbit/s以上光纤通信系统进行长距离传输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目前光纤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围绕偏振模色散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展开,重点
电泳显示技术由于结合了普通纸张和电子显示器的优点,因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电子纸张产业化的技术,它已从众多显示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电子显示技术之一。 本
由于低维三五族半导体(例如砷化镓基、磷化铟基量子阱、量子线、量子点材料)在将来纳米电子学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人们对其研究兴趣很高。本论文便对这些材料和器件中的电子
简述了麦类中所富集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功能特性,介绍了3种麦类功能性食品的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