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遥感物候观测因具有多时相、覆盖范围广、空间连续、时间序列较长等特点,已成为揭示植被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MOD09A1遥感数据计算了EVI,采用双重逻辑函数滤波(DL滤波)方法重建了青藏高原2001~2016年生长季的时间序列EVI,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出植被物候(返青期SOG、枯黄期EOG、生长季长度LOG),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和植被生长季始末期EVI的时空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遥感物候观测因具有多时相、覆盖范围广、空间连续、时间序列较长等特点,已成为揭示植被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MOD09A1遥感数据计算了EVI,采用双重逻辑函数滤波(DL滤波)方法重建了青藏高原2001~2016年生长季的时间序列EVI,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出植被物候(返青期SOG、枯黄期EOG、生长季长度LOG),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和植被生长季始末期EVI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6年青藏高原植被SOG呈提前趋势,提前率为1.68d/10a;植被EOG呈微弱提前趋势,提前率较SOG小,为0.53d/10a;LOG呈轻微的延长趋势,延长率为0.14d/10a。SOG主要发生在第110~170天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随着水热条件的恶化和地形的抬升,SOG逐渐推迟。EOG空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提前,主要集中在第240~300天之间,青海省整体迟于西藏自治区。LOG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延长,主要集中在90~170天期间,青海省LOG整体长于西藏自治区。(2)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的海拔依赖性较强,在海拔2500~5000m之间,每升高1000m,SOG推迟9.8天,EOG提前4.6天,LOG则缩短14天。近16年来,物候变化率值随着海拔的增加表现为由负变正:SOG随着海拔的升高,提前趋势由快变慢,4500m后延迟趋势由慢变快;EOG在3400m时由提前变为推迟;LOG在3000m处由缩短变为逐渐延长,延长幅度逐渐变大。(3)2001~2016年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始期EVI年际变化(1.3%/10a)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高于生长季末期EVI(0.3%/10a)。自东南向西北EVI逐渐减少,青海省植被EVI整体高于西藏自治区,且植被覆盖度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青藏高原研究区植被生长季始末期EVI变化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整体上植被退化的区域面积较少,基本不变和轻微改善的区域占比大。(4)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始期EVI与第110~170天期间的气温和第94~154天期间的降水相关性最强,气温影响显著,几乎覆盖整个研究区域,降水主要影响西藏西南部和青海西南部。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末期EVI与第240~300天期间的气温和降水相关性最强,气温的影响分布广泛,而降水的影响相对集中,分布在西藏中部、西南部以及青海东部地区。植被SOG对气温的响应相对较快,滞后0~15天,而对降水的响应滞后15~30天;EOG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响应较快,滞后时间约为0~15天。(5)青藏高原植被SOG受气候因子驱动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0.47%。其中受气温和降水强驱动为0.4%,气温驱动为5.9%,降水驱动为10.4%,气温和降水弱驱动为3.77%。植被EOG受气候因子驱动的区域分布与植被SOG相似,占总面积的21.88%,其中受气温和降水强驱动为0.36%,气温驱动为7.18%,降水驱动为10.62%,气温和降水弱驱动为3.72%。整体而言,青藏高原79%以上地区植被SOG表现为非气温、降水驱动,而78%以上地区植被EOG表现为非气温、降水驱动。
其他文献
植被物候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植被生长季的长短对植被的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
新型电磁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电磁场与物质耦合作用的研究、超材料器件的制备等,对推动其在电磁隐身、光学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热
2019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70 904亿元,建筑业已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体量大、造价高,涉及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旦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因此,我国对建筑领域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建筑企业才能进行建设施工。但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被建筑行业的高额利润
铝毒害是酸性土壤危害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当人为活动和植物根系活动导致pH低于5.5时,土壤中的铝从不可溶性铝化合物释放出来,形成具有毒性的游离铝。在胞外,铝可螯合细胞
随着2017版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在我国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研究的热点不再是只注重提升学生的成绩,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新的建议,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渐被摒弃,一线教师已开始尝试将新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之中。范例教学法是源自国外的一种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其提出背景与我国当下新课改背景具有一定相似性。本研究将范例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当中,探究范例教学法的应用能
若尔盖高寒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位于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它拥有丰富的泥炭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储藏地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了各自的小气候,进而使得城市不同区域的植物生长和发育形成了差异性。植物的各个组织面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它们会对不同的物候期做出一定的响应变化,如春季的发芽、抽枝、展叶、开花和秋季的结果、叶变色、落叶等现象。研究城市不同区域植物物候的差异特征和物候的影响因素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城市各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为城市各区域园林植物的
板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在河北遵化魏进河林场生长的多年生(10年生)无性系板栗北林4号、北林6号、北林7号、北林8号,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优良的栽培性状,但是不同板栗在生长结果习性、树体结构、栗实品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本研究选择无性系与已审定品种板栗作为研究对象,以已审定品种板栗东陵明珠、紫珀、遵达栗、遵化短刺作为对照组,对无性系北林4号、6号、7号、8号在物候期、树体结构
植物物候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佳指示器之一,了解其变化过程对于深入研究和预测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其生态系统尤为脆弱。因而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敏感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1982-2013年GIMMS(NDVI)数据和气候因子(年均温、年降水和年辐射),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1982-201
漫画作为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生的接受和喜爱。这种艺术形式追根溯源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延伸,当传统绘画艺术所传递的内容不能满足于创作者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