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非连续性文本已引起国内语文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是因为2009年PISA测试的影响以及2011年教育部把非连续性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写进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并列出了学段目标。这引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深深思考与激烈的讨论。但由于对非连续性文本缺乏系统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多集中于非连续性文本特征与类型、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有所提及,但缺乏系统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准备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特征、类型以及阅读价值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形式进一步分析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并研究相关原因,进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围绕课堂教学探索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以期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且进一步整理了国内外对这一文本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思考这一范畴哪些地方仍有研究创新突破点,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为完成本论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第二章:非连续性文本概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章侧重对“非连续性文本”概念进行了相关界定,阐释了其多元特征、类型并从多角度分析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价值。第三章: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情况调查。本研究采用发放问卷、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并记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从中发现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阐释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导师的精心指导与一线教师的宝贵建议,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情况,探索出了一系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理论策略与实践策略,即理论策略:更新理念,明确语文课程标准;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学法,使学生热爱学习。实践策略: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明确类别,尝试情境化教学模式;重视学法,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完善教学设计,融入阅读教学体系;利用课文,适时穿插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利用写作教学,贯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以期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出有益的借鉴。第五章:结论。总结自己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得与失,反复思考并找出不足地方并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