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完善我国国民教育序列,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这时我国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它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近年来,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兴办的民办高校作为一种高校模式,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实现全民教育,为提升我国综合文化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的竞争力,为社会提供了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了使我国民办高校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有一席之地,其专业设置、办学体制、办学渠道、管理体制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这时,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而学校文化是体现校园整体精神面貌,体现学校价值取向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民办高校文化建设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着育人为本和办学特色。因此,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建设对民办高校文化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民办高校的生存创造了条件。特此,本文以组织文化理论为支撑,以增强学校凝聚力为主线,以成都市四所具有代表性质的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积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民办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体育活动与学校文化的关系、体育活动是否可以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做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着学校文化特色化的形成,特别是传统体育项目和高水平运动项目的宣传作用,促进着民办高校在社会的声誉度的建立。(2)民办高校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因受到办学体制的限制,其体育物质文化方面、体育制度文化方面受到了影响,影响着体育活动精神作用的发挥。(3)传统体育项目和高水平运动队对民办高校师生的凝聚力、激励作用显现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把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2)要形成有影响的传统体育优势项目,以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载体。(3)民办高校应该在制度、物质方面加强建设,保障体育活动的有利开展。通过对体育活动的研究,总结体育活动对学校的影响,进而促进民办高校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