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社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文人社团组织。它产生于晚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密切联系,对当时与后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可以说,复社是中国文人社团组织的一座丰碑。关于复社,单纯的历史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包括政治、文化、文学等多种视角的阐述。 本文以复社为个案,从政治、文化、文学及士人心态等方面来探讨其兴衰演变、学术思想、文学主张与具体实践,试图把握复社作为一个流派的整体面貌与特出之处。全文共分五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复社兴起的基础》,主要探讨复社成立的各种因素,包括时代背景及个人因素。天启、崇祯年间,政局的变化、世风的趋向对士人心态有深刻的影响。面对日渐衰颓的国运与世途,部分士人试图扭转这种局面,结社为友,相互砥砺。当时,出现不少才华出众、德识兼备的士子,张溥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学识、胸襟与才干,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士人,从而将各地文社统合成一个以应社为核心的庞大组织。 第二章,《复社的演变历程》,论述复社从崇祯二年到弘光元年共十七年间的兴衰演变。复社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的文社,拥有严密的组织形态与有效的运行机制。随着科考的成功及规模的壮大,复社成为一股新兴力量。政治上,卷入了各种政治势力的争斗之中,先后与温体仁、阮大铖等人进行较量;文化上,与艾南英展开长达十多年的论争。总的说来,复社经历了兴盛、分化与衰亡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活动重心、成员心态各有不同。 第三章,《批评的理念与实践》,分析复社丰富复杂的学术思想、文学批评及具体实践。复社主张“兴复古学,务为有用”,表现在学术上尊经重史,文学上号召复古。复社成员研治经学,各自立说,其中以张溥的注疏说影响较大;他们热衷于写史、论史,评价得失,借古鉴今,裨益人心。复社提倡雅正、经世的文风;主张性情与才学的统一;通过各种制义选本,反映了复社对编选八股文的看法与主张。 第四章,《文学创作概览》,论述复社在散文与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散文方面,涉及了序、传、记、行状、祭文、墓志铭、书、议、策、论等多种文体,主要是介绍文集、表彰人物、评议时事等,并反映这些体裁的写作与他们的社群生活的关系深度;诗歌方面,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内容与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诗歌是社群生活的产物,中、后期诗歌多着眼于现实社会。 第五章,《复社与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探讨复社与竟陵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两者的结合有着共同的基础:相同的政治倾向,对人伦人情的肯定,相近的复古主张。谭元春与湖广、江西、吴越、京师等地的复社成员有密切的交往,酬答唱和,谈诗论艺,但是,与复社魁首没有深交。复社成员对竟陵派的态度与评价较为复杂,不同的地方、时期与个人,评价均有差异。复社与竟陵派之间相互影响,包括文学批评与诗文创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