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后现代主义时期,一些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情况吸引了我的注意,先是流行一些中性化的的服饰,后是一些以中性形象为包装特点的明星在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大舞台中脱颖而出,例如国内早年《超级女声》中春哥的夺冠,小S被打造用来面对观众的性格,“范爷”一词的广为流传,以及日韩男星的妩媚妆容和身姿,这些现象都开始让我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当代社会中包含中性元素的形态可以如此的大受欢迎呢?如果是这样,那这一个个现象必定不只是巧合这么简单啊,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就要探究其中的缘由了。我的思路是:I.“中性”这种形态的事物或者元素从何而来,从什么时候,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即它的生长过程(无→有)在我看书了解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以及他的波纹理论,这是一种细微差异的的方式。中性者,波纹之谓也:外表有着细腻的变化,意义也有着无比细腻的变化,要看主体从哪个角度去关注它——罗兰·巴特《中性》,在这里,中性被定义成一个能够消解二元对立原则的一个新的概念,而这个概念也是我写本文的理论支撑;II.知道了它是怎么出现的,下一步开始分析“中性”是什么?(即是什么——名词what);第三步我们要了解“中性”是什么样的?(即什么样的——形容词how);接下来,我开始站在观者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观者从心理上会去接受并且宣扬这种与传统审美观不相符的东西呢?(即为什么——why);第五步,我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视觉艺术中对于中性的运用是否也在进化。在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看来,生命就是从这种纯粹差异的流动开始的,这也是这部分的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即人类对其的运用——动词);最后,我们迎来了我对本论述的结论:后现代并没有矫枉过正的把现代化产生的弊端推向另一个极端,而是用非革命的方式消解了现代主义留下的凸起。这种消解带有很明显的中性倾向,也只有中性化才能在保持活力的基础上规避现代主义式的极端。中性为当代人文带来了新的活动空间,平衡和持续成为艺术家新的活力的来源。中性有助于摆脱冲突性的、僵硬的二元思维模式,避开非此即彼的意指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行为和责任。在语言为权势服务的今天,个人在日常生活里如何摆脱受到包括语言结构在内的各类权势的支配,如何在“我”与时代的抗争中找到自身的风格的方式,“中性”无疑是开启者。中性是一种细微差异的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