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实效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关注的是法律运行的实际状况和效果。法治社会有对法律实效的价值追求取向,决定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法律实效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借鉴各家之长,通过逻辑论证和实证分析,对法律实效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和论述,以期全面描述出法律实效的基本问题、评述当前我国法律实效的基本现状以及探求提高法律实效的途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引述几个近期媒体报道的实例,从社会现实状况将话题引发到法律的实施效果上来。指出要把握目前法律运行情况和法治进程的状况,就离不开对法律实效的考察。 第二部分旨在阐述法律实效的基本理论问题。本部分论述了法律实效的定义、特征,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法律实施及法律效果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关注法律实效的深远意义。 第三部分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当前中国法律实效的基本状况。首先论述了法律实效的评价标准问题,指出法律实效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去评价,同时指出衡量法律实效应当把握的尺度;接着大量运用实例评判和权威数据,从微观评价标准和宏观评价标准两方面分析,得出有关法律实效现状的判断结论;最后指出法律实效不佳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观,将会出现严重影响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危机。 第四部分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指出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法律自身的因素之外,法律实效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诸多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从主要因素诸如社会环境、利益、习惯、主体等方面切入,展开详细论述。最后指出诸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法律实效的现状。 第五部分力图探讨现阶段提高法律实效的途径。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是法律权威的树立,具体措施有提高宪法的实效、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坚持不懈的培养全民法治观念、增强制裁的有效性等;二是正确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指出需要确立规则并进行制度创新;三是多元化的法律监督,法律监督的内容应包括行为的合法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关键词:法治法律实效法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