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否,被认为是影响公司绩效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董事会是股东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保护股东合法权益、体现股东意志的制度依托,是实现出资人职责到位的最终体现。另一方面,董事会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对企业进行战略性监控,并负责选聘、评价、考核、激励经理人员,是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制度基础。
公司治理的完善应以健全的董事会制度为前提,中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就是建立一个规范的、高质量的、有效率的公司董事会。在我国,董事会是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改制的产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建立了董事会,它在公司的各项重大决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代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在我国国有企业向现代公司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和配套措施跟不上,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在所难免,尤其是董事会产生的问题就更为严重。许多公司的董事会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结构不合理,缺乏独立性;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决策机制不合理;运作不规范等等问题,董事会的功能和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这些不健全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使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具有太大的短期性和随意性,而这样的公司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是根本无法长期立足并得到稳定发展的。
要建设、完善董事会,其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到底什么样的董事会才能更好的改善公司绩效,因此对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都非常重视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综观国内外文献,尽管对此问题也有了一些研究,但仍存在诸多需改进之处,特别是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首先,研究结论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其次,研究方法简单,一般都是仅仅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然后回归检验,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说服力,需要精化研究方法,以提高检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再次,现有文献几乎都是用某一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静态分析,采用一年的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可以描述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如董事会规模大小、独立董事比率、董事会会议次数等。但它在研究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上存在缺陷,因为公司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情况之间很可能存在时滞效应,也就是说,董事会治理对当期的公司业绩可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而是对第二个年度乃至第三个年度的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而只研究董事会治理与其对应的当年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似乎不够可靠。本文将专门针对目前研究文献中普遍存在的此问题,对董事会治理特征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时滞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以期寻找出更为可靠、更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2002年至2005年为数据窗口,选取2002年12月31日前在沪市或深市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基础研究样本,在研究某个董事会治理指标时,将该指标2002、2003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挑选出发生变化的样本,然后以2003年的董事会治理特征分别与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公司绩效ROA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大的公司与董事会规模小的公司相比,有更好的财务业绩。(2)本文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的显著相关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整体比例较低,诸多上市公司只是出于满足证监会《指导意见》的要求,去建设形式上的独立董事制度。(3)对于两职设置状况,本文没有发现其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两职状态并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4)董事会会议是被动反映性的,而不是事前反映的措施,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其前一年的公司绩效负相关,公司财务指标的降低才导致了下一年度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5)董事会持股人数比例与当年的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6)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时滞,滞后期间为两年。针对研究结论,本文又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样本选取上,本文将2003年的董事会治理特征指标与2002的相比较,挑选出发生变化的样本,这样选取的样本更能揭示董事会治理特征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时滞效应。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2003年的董事会治理特征分别与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公司绩效进行研究,改善了现有文献几乎都是仅研究董事会治理与其对应当年的公司绩效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再次,本文发现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的时滞,且滞后期为两年,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