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对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我们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约旦为个案,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始剖析约旦地区的政治特征,按照部落制度向国家体制的转变和民族国家形成中政治体系的建立两条线索深入研究约旦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第一章,旨在提出较为明晰的分析框架。在介绍国内外关于约旦政治现代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旦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就是国家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一观点,对政治现代化的概念也作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外约旦地区的政治结构的特点。历经百年的贝都因化过程,外约旦地区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形成了农耕游牧经济相互混合的土著社会,部落在地方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坦齐马特”改革强化了素丹政府在外约旦地区的管理,建立了地方行政体系。但是,奥斯曼帝国对部落社会的改造具有军事强制特色,部落体制没有融入进奥斯曼的统治系统中。一战后,费萨尔力图建立统一的阿拉伯王国。但圣莫雷会议决定将叙利亚和黎巴嫩交由法国托管。大马士革政权垮台后,外约旦地区又恢复到散乱的政治秩序中。第三章,剖析了部落制度与国家政治体系相互结合以及政治发展的历程。通过对阿卜杜拉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进行分析,说明了英国政府和部落在约旦国家政治进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对待部落的态度上,阿卜杜拉采取了宽容的政策,英国则实行压制,两者都没取得成功。格拉布采取即打又拉的方针,成功使部落转化为国家的一种政治力量。这一时期民族运动逐渐高涨,政党政治开始形成。民族主义斗争的目标是逐步摆脱英国的控制,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英国是哈希姆家族统治的支柱之一,在约旦独立后仍保留了大量特权,约旦人民将继续为之抗争。同时,由于外约旦的民族政党脱胎于传统的部落社会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第四章,分析了在民族主义及各种思潮和国外势力的共同影响下,侯赛因领导约旦政治现代化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困难。侯赛因延续了塔拉勒的自由民主化改革方向,但民族激进分子受埃及革命的影响对君主制持否定态度,进而威胁王权,导致改革失败。在随后反对《巴格达条约组织》的斗争中,民族主义势力再次发威,不仅使加入巴格达条约的计划破产,还最终让侯赛因解除了格拉布将军的职务,从此摆脱了英国对阿拉伯军团的控制。这一时期的政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多极化的趋势,其政治影响力也随着自由民主化改革的深入而逐渐扩大。第五章,概括了这一时期约旦政治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同时指出制约政治发展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