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12月浙江省九届十四中全会上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了浙江省要在2020年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城市化,而城市化又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得以推进,两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浙江省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以乡镇企业为主力军的农村工业化和以小城镇为主角的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其率先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如何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该背景条件下,研究如何加速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使浙江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浙江省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回顾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两者发展进程的比较,找出浙江省城镇化发展不足带来的农业兼业化、乡村产业升级受阻、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可持续发展等现存的问题,从而提出如何协调发展浙江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工业化成长机制。介绍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宁绍模式和以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温州模式。并从区位条件、制度因素、市场因素、人口因素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又从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企业规模、布局、产权制度、要素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约束机制。 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应,首先给出了浙江省城镇化的成长模式,然后应用唐纳德·博格等人的“推力——拉力”理论,从农村居民内部产生的推力和城乡外部产生的拉力两方面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又从农业、农村劳动力素质、资金、体制和政策等四方面分析了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原因。 第四部分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镇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实现和进一步的发展。 第五部分利用在浙江省海宁市展开的一项实地调查所得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针对农村普通居民、农村个私企业业主的迁移决策行为及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决策行为,从相关主体的内在原因、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制度等各方面做了相应的经济学分析,拔出对他们决策行为有影响的各项因素。 第六部分根据以上分析的内容,提出以增加农村居民(包括农村企业家)迁移后收益预期为根本,从户籍制度改革、工业园区建设、权威规划的设计、投资主体多元化、地方政府经济和行政职能的完善及土地制度改革等六方面提出促进城镇化建设,协调农村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