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临床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与比较常规内科治疗和联合中医综合疗法的治疗,选择相关研究指标,评价临床疗效,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质量寻找更多的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第五医院住院或门诊的1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我国常摸,SDS的X>41分或Y>53分即判断为抑郁阳性,SAS的X>40分或Y>50分即判断为焦虑阳性;将判有焦虑和(或)抑郁阳性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搜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疾病相关特点,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疗法,并于6w后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评,来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效果及对血压的改善状况。  结果:  1.178例高血压患者中,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占到54.49%:其中焦虑评分>40分有83人占46.62%,抑郁评分>41分有66人37.07%;  2.对照组和干预组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因素及疾病相关特点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3.基线结果显示:使用SDS及SAS对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进行基线测评,97例高血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9.67±6.232(35-59),其中>40分焦虑阳性患者83人占85.56%;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6.12±7.481(32-59分),其中>41分有66人占68.04%,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SDS评分进行比较,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4.中医综合疗法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焦虑评分及焦虑的发生率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评分及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在中医综合疗法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对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前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症状;  2.对此类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联合中医综合疗法;  3.中医综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确切的疗效,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而且能协助降低血压。
其他文献
我认识吴梓林先生已有十年之久,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文博界老前辈,在许多方面可称是我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吴先生别无所好,唯对书法情有独钟,耽之愈久,爱之愈深。他学书从唐楷入手,后研习汉隶、魏碑、行草名碑名帖,植根传统,博采众美,入古出新。他对楷书用工尤勤,潜心追求古朴典雅、自然率真之意境。  细品吴梓林先生的书法作品便不难看出,他以简约取势,以虚和得韵,雅逸流美,自然天成。从其笔墨线条中可以感悟到书
目的:  1.建立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柴郁安神汤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从而观察其改善睡眠的作用,确定助眠效果最合理的用药剂量;  2.建立PCP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