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注射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溶栓后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9 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d,疗程为10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0天。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均基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包括给予患者改善微循环、他汀类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确保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在正常水平。观察患者在入院第1天、治疗后10±2天以及90±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BI)指数等量表评分的变化,入院后第1天、第10±2天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6和S100B蛋白水平变化,以及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0例,全部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无脱落病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NIHSS评分、mRS评分和BI指数的详细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两组患者具备良好的相似度。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2.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第10±2天实验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0±7天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2.2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的mRS评分评估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第10±2天和第90±7天的随访期间,对照组和实验组的mRS评估结果与入院第1天对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第10±2天实验组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0±7天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2.3 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B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0±2天、第90±7天随访时对照组与实验组BI指数与第1天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第10±2天及第90±7天实验组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BI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含量变化比较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IL-6、hs-CRP和S100B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三种血清指标的水平均较第1天下降,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S100B蛋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安全性比较实验过程中,实验组2例脑出血转化,1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1例脑出血转化,1例胃肠道不适。除此之外,未观察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h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有效降低溶栓后患者血清中hs-CRP、IL-6及S100B水平,可有效减轻人体炎症反应,保护血脑屏障。降低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提高BI指数,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长期预后。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