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I毒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及其突变体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infectious pleuropneumonia)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猪的一种呼吸道疾病.APP最主要的毒力因子是其分泌到细胞外的外毒素--Apx毒素.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为拓展重组毒素蛋白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该实验以APP血清7型的一株现地分离株L25-4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对其分泌的ApxⅡ毒素的结构基因apxⅡA在E.coli中进行了原核表达以及与表达转录后活化基因apxⅡC的APP-E.coli穿梭载体pGZRS-38进行了共表达.表达产物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蛋白经过洗涤、变性、复性和纯化后,使重组蛋白在体外氧化重折叠并恢复到了天然蛋白状态.通过未活化蛋白以及活化后蛋白的溶血试验,证实了活化基因apxⅡC的产物对ApxⅡ毒素溶血活性是必需的.此外,该试验还以rApxⅡ A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分析了rApxⅡA的免疫原性以及对同型菌株(APP血清7型L25-4株)和异型菌株(APP血清1型4074株)攻击的免疫保护情况.结果表明,rApxⅡ 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作为抗原成分添加到灭活苗中后可以提高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不但可以提供完全的同型保护,而且对异型菌的攻击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自从1986年第一个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疫苗在美国批准上市以来,基因缺失技术已成为研究病原微生物毒力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构建减毒突变株的一个有效和实用的实验手段,目前已应用到许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中.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APP也开展了基因缺失和分子致弱的相关研究.虽然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国内关于APP分子致弱的研究基础还很薄弱,所以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将有助于缩小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差距.该试验以APP血清7型L25-4株的apxⅡC基因为研究对象,把含有apxⅡC基因的目的片段克隆到自杀载体上,然后在体外构建apxⅡC基因的精确缺失并在缺失位点插入Amp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构建用于突变apxⅡC基因的转移载体pMD-ApxⅡ△CAmp.把该载体用电转化法转入APP野生型菌株中,使pMD-ApxⅡ△CAmp载体上携带的目的片段与APP染色体上的同源片段发生同源重组,这样,apxⅡC基因完全被Ampr基因所取代,从而达到将apxⅡC基因缺失和使APP分子致弱的目的.为了获得最大的电转化效率和重组效率,用APP-E.coli穿梭载体pGZRS-18对APP感受态细胞进行了预转化.在试验了不同组合的电转化参数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后发现,当电转化参数为:电压2500v、电阻400 Ω、电容25μf、转化体系200μl、脉冲长度达6.2ms左右并进行两次脉冲时,可使pGZRS-18获得最大转化效率,此时的转化子数为138.利用APP血清7型L25-4株获得的pGZRS-18的转化子数目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的同型菌株的转化子数.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认为,APP血清7型L25-4株对异源DNA具有强烈的限制屏障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乳源CL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富CLA乳脂和普通乳脂灌胃小鼠35天后,测定了二者对小鼠胸腺脾脏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中TNF-α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创新口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
提高动物繁殖力一直是生殖生物学研究的目标,也是畜牧业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类固醇激素合成能力的强弱是影响繁殖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半个世纪以来,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调
The model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infection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Sichuan strain (PRRSV-S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