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权威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中有26%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而在社会事件(包括突发事件)导致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之间,生命价值观是重要的中介因素之一。那么,生命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是如何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生命价值观在人的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如何开展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对于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身心变化的特点和现实存在的思想问题,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内在结构特点,探索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的模型,提出通过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调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若干思考和对策。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统计分析,证实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包括三个维度及七个因子,具体是生命价值目标维度(个人取向因子和社会取向因子),生命价值过程维度(努力投入因子、主动解决因子和幻想退避因子),生命价值评价维度(积极乐观因子和消极宿命因子),构建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测量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个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特点。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总体情况较好,在生命价值目标方面,社会取向高于个人取向;在生命价值过程方面,主动解决、努力投入高于幻想退避:在生命价值评价方面,积极乐观高于消极宿命。其中,男生较女生更注重生命价值目标的个人取向;高年级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趋于成熟;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人生态度较为积极乐观,遇到问题能够主动解决、努力投入;大学生学习成绩越好,生命价值观总分越高等等。其次,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自杀意念的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一一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验证,提出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和理论模型,证明了过于社会化取向的生命价值目标可能强化绝望情绪,而主动解决、努力投入的生命价值过程体验以及积极乐观的生命价值评价则能够降低绝望、增进乐观情绪,从而发挥缓解和降低自杀倾向的作用。由此奠定了对大学生自杀倾向进行干预及施加影响的客观依据。最后,基于研究模型显示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自杀意念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生命价值目标,增强积极的生命价值体验,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评价体系三大路径来缓解和消除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