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滤过泡充血指数分析软件获得滤过泡图像血管化程度的定量化指标——眼红指数和血管面积指数,进一步探讨眼红指数、血管面积指数与眼压的相关性及其对滤过泡功能的评价。 方法: 采用裂隙灯LS-6眼科裂隙灯显微镜照相机对小梁切除术后的60例滤过泡图像进行采集;利用滤过泡充血指数分析软件对滤过泡图像血管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获得眼红指数、血管面积指数,对该方法进行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可重复性分析;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术后眼压;将术后眼压与眼红指数、血管面积指数、术前眼压、术后时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按术后眼压控制情况将滤过泡分为眼压控制良好组(良好组)与眼压控制不良组(不良组),对良好组与不良组的眼红指数、血管面积指数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 1)入选60眼的滤过泡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9.8±62.444)天(11-301)天,术后随访日眼红指数平均值为(21.014±8.782),术后随访日血管面积指数平均值为(0.115±0.055),术后随访日平均眼压为(13.767±5.7126)mmHg。 2)可重复性分析结果表明眼红指数测量者内的类内相关系数(ICC)为0.983血管面积指数测量者内的类内相关系数(ICC)为0.983。眼红指数测量者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为0.965,血管面积指数测量者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为0.968。 3)以术后眼压为应变量,眼红指数、血管面积指数、术后时间、术前眼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后眼压与眼红指数、术后时间、术前眼压无相关,与血管面积指数有相关,其相关系数r=0.551,P=0.000005<0.01,依次剔除术后时间、眼红指数、术前眼压,获得术后眼压与血管面积指数的线性回归方程Y=56.839X+7.258。 4)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52例)与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8例)眼红指数、血管面积指数差异: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平均眼红面积指数为(20.278±8.768),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平均眼红指数为(25.797±7.729),2组之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别(P=0.098,t检验),提示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眼红指数与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眼红指数无差异。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平均血管面积指数为(0.103±0.048),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平均血管面积指数为(0.193±0.037),2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别(P=0.0000038<0.01,t检验),提示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与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有差别,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明显低于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 结论: 滤过泡充血指数分析软件可获得滤过泡图像血管化程度的定量化指标——眼红指数和血管面积指数;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越大,眼压越高。眼压控制良好组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明显低于眼压控制不良组滤过泡血管面积指数,因此滤过泡充血指数分析软件可应用于临床评估滤过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