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谐波消除脉宽调制技术准全硅功率变换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灵活供用电及节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并已成为电力系统新兴发展用户电力(CustomerPower)概念的技术基础。但是它们普遍采用具有冲击负载特性的大容量储能电容、电感元件与其开关工作方式相互作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谐波污染和相关电能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化程度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要求高输入电能质量的各类敏感设备占总用电负荷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种矛盾局面使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谐波治理成为当前电力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的主流解决方案主要是安装各种滤波设备或采用有源前端。和这些被动补偿方法不同,本论文从传统变换器中谐波的产生根源之一—大容量储能元件着手,研究通过采用准全硅功率变换去除它们以改善变换器的输入输出谐波特性、工作可靠性以及对恶劣输入电能质量的适应性,以此实现谐波的综合治理。围绕这个目的,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准全硅功率变换系统的谐波消除研究。大容量储能元件在传统PWM变换器中起到平滑滤波的作用,去除大容量储能元件后准全硅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势必含有大量不可控整流过程以及交流系统自身畸变引入的谐波成分,继而影响输出电能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变换拓扑的新型统一谐波消除脉宽调制技术用于抑制输入畸变对输出波形的不良影响,在多种电网条件下均能保证良好的输出谐波特性。 准全硅功率变换系统的负载适应性研究。由于大容量储能元件具有滤波以及阻塞能量缓冲双重作用,因此在其被去除后变换器仅能满足纯阻性负载的要求。为了增强对不同类型负载的适应性,本文对准全硅变换电路及其工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改进,同时还研究了输出有效值快速控制方法以满足负载对驱动电源高动态性能的要求。这些研究显著拓宽了准全硅功率变换技术的适用范围。 数字系统的离散采样控制研究。采用傅立叶变换方法建立了自然采样和中心对称规则采样PWM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有限频率中心对规则采样调制方式给输出开关信号引入了延时和谐波畸变,降低了输入谐波尤其是高频部分的消除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波预测技术和准自然采样技术的改进数字化PWM方法,它能精确逼近自然采样点且具有较小的计算量,很好地解决了离散控制方式对调制过程的负面影响。 准全硅功率变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基于提出的统一谐波消除PWM技术、先进的变换电路控制策略以及改进数字化PWM方法,本文详细论述了准全硅功率变换的实验系统方案。主要研究了功率主电路以及数字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尤其针对准全硅变换控制任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主控系统和通用PC监控系统的复合架构,达到了高速实时控制与友好人机界面的统一。最后从实验系统的大量测量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准全硅功率变换理论分析正确、实用方案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使资产信息更加准确,并且各项资产信息在医院各部门间互通共享,有利于资产的合理分配和应用,减少了闲置、浪费等问
当前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档案是城乡建设档案之一,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增强养老保险档案的建设,发挥出真正作用来满足居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行业逐渐走向市场,人们对负荷预测的精度越来越关注。负荷预测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很有效的预测模型,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实际应用中不能满足经典模型的前提假设,模型参数物理意义不明确等一些问题。本文使用了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一些思路方法,试图为建立具有更实际的假设前提和更强的解释能力的负荷预测模型做一些探索。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负荷预测研究
国内外电网稳定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失步时解列电网联络线是最基本的失步控制措施。本文通过对系统失步后,失步断面联络线电气量的分析以及对工程上现有失步解列原理的深刻剖析,提出了一种新型失步解列原理。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原理应该具有在系统失步前准确启动失步解列装置、准确计算振荡周期、准确捕捉失步断面(中心)的能力。本文所提出的原理主要的创新是:利用ucosφ轨迹变化和有功轨迹变化去启动装置,利用有功功率
通过《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折射出中美两国的文化等差异,在福耀集团美国工厂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以董事长曹德旺为代表的管理层,所体现出的多种领导行为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现代测试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工业生产监控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为提高生产能力,提高系统的可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和优化人力资源管模式,以此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