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对细胞膜进行长时间、高特异性的实时跟踪,对研究和细胞膜相关的生物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商用化的聚集诱导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荧光分子探针和新兴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探针都是根据传统的细胞膜模型(磷脂双层结构和插在其中的糖蛋白)设计的,大多是以两亲的磷脂分子为靶向单元,通过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对细胞膜进行长时间、高特异性的实时跟踪,对研究和细胞膜相关的生物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商用化的聚集诱导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荧光分子探针和新兴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探针都是根据传统的细胞膜模型(磷脂双层结构和插在其中的糖蛋白)设计的,大多是以两亲的磷脂分子为靶向单元,通过增强探针分子和磷脂分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脂质相互作用来提高探针对细胞膜的靶向能力。尽管这两种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探针在细胞膜上的保留能力,但所设计的探针还是很容易穿透细胞膜,并对细胞内的其他区域进行染色,导致成像时间短、特异性不强。如Di D和FM家族的染料分子,会在10~15分钟内将细胞的大部分区域或整个细胞染色。最新的细胞膜模型除了含有磷脂双层,还有大量刚性的甾醇分子(动物细胞为胆固醇,植物细胞为谷甾醇),这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新的细胞膜模型的抗渗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该策略从细胞膜的刚性结构出发,设计合成了带有大位阻基团的分子荧光探针,利用探针分子和细胞膜之间的空间位阻效应和聚集诱导发光分子探针的限制诱导发光(Restriction-Induced Emission,RIE)性质,实现了对人体肝癌细胞和植物细胞两种细胞质膜的高特异性靶向和长达1.5小时的高清成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最新的具有一定刚性的细胞质膜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而通用的利用探针分子和刚性细胞膜之间的空间位阻效应达到抗渗透效果的分子荧光探针设计策略。本文选用三苯胺基为骨架,引入1,4-二叠氮双环[2.2.2]辛烷作为大位阻基团,并增加不同长度(6C和12C)的烷基链,合成了TPD、TPD-C6和TPD-C12这三种红色发光的聚集诱导发光探针。这些探针具有限制诱导发光的性质,在受限的环境(如插入单层胶束)中能发出明亮的光,因此适用于细胞膜成像。本文用所设计的探针分子对人体肝癌细胞(Hep G2)进行染色,并采用分子骨架相同但没有大位阻基团的探针分子TVP进行对照。实验表明TVP分子在0.5小时之后就会穿透细胞膜,而TPD、TPD-C6和TPD-C12这三种探针在1.5小时后仍保留在细胞膜上,证明了大位阻基团的存在可以有效阻止探针分子渗透进细胞内。其中,TPD-C12的成像效果最好,这是因为12C的烷基链可以通过脂质-脂质相互作用将探针分子结合在膜上。(2)植物细胞膜外面存在结构复杂的细胞壁,细胞壁上存在着小孔。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探针在对细胞膜进行成像之前必须要先穿透细胞壁的小孔,这使得设计植物细胞膜荧光探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关于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同时成像动植物细胞膜的报道。为了验证抗渗透策略的有效性和普适性,本文将所设计的抗渗透聚集诱导发光探针用于拟南芥幼苗根尖细胞的质膜成像。结果表明,TPD和TPD-C6能够穿透细胞壁的小孔,对植物细胞质膜进行成像,且成像完整度高、轮廓清晰,持续时间长达1.5小时。而烷基链较长的TPD-C12则很容易在细胞壁外面发生聚集,无法对细胞膜进行成像。证明了所设计的探针要穿透细胞壁的小孔,必须要具备合适的分子大小,这为植物细胞质膜探针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原则。本文还利用洋葱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证明了探针对细胞膜的特异性。总之,本文设计的抗渗透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对人体细胞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长时间(大于1.5小时)的成像,不会对细胞内的其他区域进行染色,在成像完整性、特异性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表明本文提出的抗渗透策略具有有效性和普适性。此外,这些探针还具有超快染色、免洗、生物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受黏度和p H变化影响较小等优点。
其他文献
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是近年来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与壁画为基础,对其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墓志与壁画虽然分属不同的门类,但二者同样是唐代社会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均能反映出唐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存在一定关联。儒家的传统性别定位早已对男女的社会分工作出了规定,即“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这一点在壁画与墓志中都有表现。唐墓壁画“府邸宅院一元化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法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三个层级(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化提升的要素。最后,
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是一种高效的数据感知方式,由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到指定地点采集数据。感知平台要求用户提供实时位置以便进行任务分配,但位置信息的共享会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一些用户出于对自身隐私的担忧,拒绝参与感知任务,导致任务完成率降低。为有效解决移动群智感知中的用户位置隐私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手段。差分隐私是目前相关研究中采用的
光催化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燃料小分子或产生氢能源,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太阳光缺乏有效的利用,导致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高。因此开发一类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尤其是可见光或近红外(NIR)响应的光催化剂是非常必要的。迄今为止,人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且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其中,金属硫化物,尤其是Zn In2S4(ZIS),作为一
加积型红土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陆相沉积,是研究中低纬地区第四纪古环境记录的良好地质载体。其沉积剖面的结构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类自上而下为黄棕色土、网纹红土、砾石层和基岩;第二类自上而下则为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网纹砾石层和基岩,两类剖面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纹化过程结束以后一些剖面上覆均质红土,而另一些剖面则上覆黄棕色土。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形成环境已有较多研究,普遍认为网纹红土是夏季风异常强盛时期湿热风化的产
炔醇催化加氢制备烯醇是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抑制生成的C=C键进一步加氢生成C-C键是该反应的关键。Lindlar催化剂对该类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因此,Lindlar催化剂是工业上生产烯醇用到的主要催化剂,Lindlar催化剂通过引入铅盐对Pd纳米颗粒进行毒化,并加入喹啉和噻吩等含氮、含硫的有机物抑制烯醇在活性位点上的吸附,从而提高该类反应的选择性。但是,铅盐和有机抑制剂的引入
从分子水平研究多相催化剂表面物种与催化剂表面结构,进而解析催化反应机理、活性位点及其催化作用是催化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红外光谱可以获取探针分子与反应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的振动与转动信息,由此识别表面物种、推断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吸附位点信息,是多相催化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然而,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与研究反应机理仍存在重要挑战:(1)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一般根据自由分子的特征频率或文献
从几起典型轨道绝缘烧损案例的概况、原因、整治方案入手,分析牵引回流不畅原因,提出改进牵引回流切断点设计、增设空扼流、补强回流线缆疏通牵引回流等措施,解决大电流烧损绝缘的问题。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在设计、施工、运营中对牵引回流优化整治,超前防范,有借鉴意义和长远影响。
《辇下曲》是元代文人张昱早年旅居王都时有所闻见而作、后有意整理而成的组诗,共有七绝131首。文中对它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辇下曲》的范围及创作情境的探究。其成稿,从作者层面来说,既得益于张昱早期游历京师时处处留意、时时落笔的行为,也得益于他对文稿的有意整理;从政治环境来说,《辇下曲》的创作与元代的两都巡幸制度、皇室对待宫词写作的宽容态度、南人的政治困境是密不可分的;从文化环境来看,张昱创作
《十先生奥论注》是成书于南宋中期的宋代论体文章选本,是由建阳麻沙书坊的书商编、注、刊刻,以呈示范文的方式教习举子试论写作的科举用书,目前仅存四库本。全书原本四十五卷,有阙佚,现存四十卷,分为前、后、续三集,共收录16位作家214篇文章,前集第八卷开始有注文。论文以四库全书版的《十先生奥论注》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在分析考证文献的基础之上,从成书背景、选本内容、行文艺术、注文以及价值等方面阐释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