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曲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环境恶劣,受力情况复杂,因此,对曲轴的性能寿命要求日益增加。而曲轴连杆轴颈作为动力传递部位,承受了主要的作用力,易出现裂纹导致失效,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感应淬火强化处理。本文以42CrMo钢曲轴连杆轴颈为研究对象,首先完成了电磁感应淬火的电磁场、温度场的理论分析,再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并分析了曲轴连杆轴颈感应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根据加热结束时的温度场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扫描电子束的新型抛光技术机理和数学建模研究(5166500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模具钢新型扫描电子束热抛光技术与表面特性研究(2017GXNSFDA1980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曲轴感应淬火与磨削处理下残余应力仿真与实验研究(2020JJB16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环境恶劣,受力情况复杂,因此,对曲轴的性能寿命要求日益增加。而曲轴连杆轴颈作为动力传递部位,承受了主要的作用力,易出现裂纹导致失效,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感应淬火强化处理。本文以42CrMo钢曲轴连杆轴颈为研究对象,首先完成了电磁感应淬火的电磁场、温度场的理论分析,再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并分析了曲轴连杆轴颈感应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根据加热结束时的温度场分布完成了淬硬层厚度的预测;然后探究了不同淬火功率和加热时间下感应淬火对连杆轴颈表面淬硬层形貌、显微组织、残余应力、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不同淬硬层厚度对表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感应淬火处理,连杆轴颈表面温度迅速升高,由于热传导的作用,连杆轴颈截面呈现出一定的温度梯度。温度高于奥氏体化温度的区域会发生组织相变,在冷却后形成淬硬层。根据模拟的温度场分布预测了淬硬层厚度,与实测结果相近,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行性。经感应淬火处理,连杆轴颈截面由淬硬层、过渡层、基体三部分组成,淬硬层组织为细小均匀的马氏体,过渡层为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混合组织,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连杆轴颈表面残余应力从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连杆轴颈表面中间位置处残余应力最大。随着淬火功率的增加,连杆轴颈表面硬度先增加再降低,当功率为2500W时,表面硬度最高,从290HV增加至751.3HV,增加了1.59倍,耐磨性显著提高。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表面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当加热时间为6.5s时,表面硬度增加至753.6HV,耐磨性增强。最后研究发现合理的淬硬层厚度可以保证连杆轴颈表面较高的力学性能,随着淬硬层厚度的增加,马氏体组织逐渐长大,表面残余应力先增大再减小,表面性能先提高再降低。当淬硬层厚度过小,淬硬层不完整,表面性能偏低;但是当淬硬层厚度过大,表面残余应力降低,力学性能大幅降低。当淬硬层厚度从2.83mm提高至4.15mm,表面残余压应力从-777.5MPa降低至-598.1MPa,表面硬度从747.9HV降至581.6HV,耐磨性大幅降低。
其他文献
跨介质成像中水-空气界面的随机波动会使得进入相机成像面的光线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表现在图像上就是图像出现畸形、扭曲,这会导致成像目标无法辨认,阻碍了对成像目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由于水面的波动没有规律可循,所以图像的畸形也是随机、不规律的,跨介质成像恢复非常具有挑战性。跨介质成像恢复技术研究不仅对水下环境探测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并且该技术的发展还能够增强国家对领海的控制能力,因此开展对跨介质成像恢
基于结构轻量化和一体化的管材液压胀形技术(Tube Hydroforming)如今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技术是以管材为毛坯,在液体压力和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下,将管材胀形为所需形状,但因其必须依赖高压液压源和相应的控制系统,存在制造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不足等缺点。冲击液压胀形(Liquid Impact Forming)是在冲击载荷和液压力联合作用下的管材胀形新技术,通过冲击载荷改变管材型腔体积,从
随着石油资源的严重消耗、环境恶化的形势逐渐严重,人们亟需一个安全、低碳的环境及能源体系。目前纯电动汽车已成为发展低排放和节能汽车最具前景的替代品之一。纯电动汽车虽然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但续驶里程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快速发展与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能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对其再生制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能量利用率,进而有效延长汽车的续驶里程。本文围绕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技术,对前驱
视频监控是目前主要的安防手段之一,利用视频片段和图片进行精准人脸识别在安保、刑侦等领域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此应用场景下,由于人脸图像通常是在非配合的情况下获得,因此往往存在姿态偏差,模糊和遮挡等问题,导致现有的人脸识别算法失效,识别准确率严重下滑,无法直接应用。因此,研究视频监控的人脸识别方法,既可作为已有人脸识别方案的重要补充,又拓展了人脸识别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面向视频监控非配合
半导体激光器在工业、医学、航空航天、雷达、测量与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半导体激光器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为70%左右,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得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温度上升。半导体激光器温度升高会导致其中心波长发生偏移,谱宽的展宽,输出功率降低以及可靠性下降等问题。此外,由于激光器芯片与焊料、热沉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半导体激光器内部存在较大的热应力,导致半导体激光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视觉跟踪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视频监控、导航定位、航天驾驶等领域。跟踪本质就是根据视频第一帧中的目标信息在后续帧中持续确定目标的位置和尺寸,但是当目标出现快速运动、形变、遮挡等干扰时现有的目标跟踪算法不能准确地预测位置,针对这些问题并为提升跟踪器的性能,文中基于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进行改进。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为提升目标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性,选择提取目标
现有室内定位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种类繁多,其中包括超宽带、Wi-Fi、地磁、声信号等,各自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如何实现在兼顾高精度定位的同时,其它因素亦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的室内定位系统,一直是室内定位领域的热点和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声信号室内定位方案,该方案采用人耳不可闻频段的声信号,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麦克风、计算和通信功能,在室内环境下实现了高精度的鲁棒定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
随着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的迅速增加,建筑能耗也在持续增加,据统计建筑能耗占据总能耗的39%,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其中建筑能耗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因此亟需建立准确的建筑房间数学模型,并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实现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变风量空调系统凭借其显著的节能以及令环境舒适的优势已用于各个大型公共建筑。但大型公共建筑的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