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小麦不同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下游为湖北省主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在传统的栽培方式中氮肥用量偏高,并且大部分作为底肥施用,追肥比例低甚至不施用追肥,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均不高。为了给江汉平原稻茬小麦高产栽培中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确定合适的氮肥运筹模式。于2014-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实验基地,选用湖北主推品种郑麦9023,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以及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氮素吸收转运、根系生长动态以及土壤硝态氮积累分布的影响。2014-2015年试验,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分别施纯氮0、126、144、162、180、198、216kg/hm2,分别用N0、N126、N144、N162、N180、N198、N216表示。2015-2016年试验,施纯氮180kg·hm-2,设置5个施氮处理,分别为,N1:1/2基施,1/2冬前追施;N2:1/2基施,1/2拔节期追施;N3:1/2基施,1/4冬前追施,1/4拔节期追施;N4:1/3基施,1/3冬前追施,1/3拔节期追施;N5:全部基施;以全生育期不施氮为对照记为N0,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结论如下:1.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氮素吸收转运以及土壤硝态氮积累分布的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呈上升趋势,但当施氮量达到180 kg/hm2时上升趋势已不显著。旗叶光合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180处理最高。在施纯氮0-180 kg/hm2的范围内小麦旗叶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开放程度(qP)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ETR)都呈增大的趋势。孕穗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呈上升趋势,开花期之后随着施氮量增加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干物质的积累无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麦旗叶MDA含量下降,施氮量增加到180 kg/hm2以上时,继续增施氮肥小麦旗叶MDA含量的下降已不显著,表明适量施氮可以降低旗叶细胞膜脂的过氧化程度,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植株氮素的积累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小麦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花后氮素的净积累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180处理最高。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呈下降趋势,而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180处理较高。对于土壤硝态氮来讲,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逐渐增加。开花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加深逐渐降低。成熟期,除N216处理外,其它处理随着土层加深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N216处理6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0-180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大于180kg/hm2时产量降低。穗数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为180kg/hm2时,继续增加施氮量,对于穗数的增加效果已经不显著。对于穗粒数来讲,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180kg/hm2是较为合适的施氮量水平。2.氮肥运筹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氮素吸收转运、根系生长动态以及土壤硝态氮积累分布的影响。在前期施氮较集中的N1和N5处理在开花期前旗叶SPAD值和光合速率较大,在开花后却剧烈下降,而在拔节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延缓开花后旗叶SPAD值和光合速率的下降。氮肥分三次施用,可以提高旗叶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光合活性(qP),使小麦旗叶在开花后以及灌浆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氮肥作为底施和冬前追施有利于花前积累干物质的转移,拔节期追肥则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合理的氮肥运筹可以协调花前积累干物质的转移和花后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合理的氮肥运筹(N4)可提高小麦的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营养器官的氮素转移量,最终使小麦获得较高的籽粒氮素积累量,并且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的效率。底施氮肥量与100-20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有关,而追施氮肥量与0-10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有关,因此拔节期过量追施氮肥会增加0-1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而冬前施氮量过高会提高10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易造成林溶损失,因此,N4处理是较适宜的施氮方式。根直径从拔节期开始就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随着土层加深根直径减小。根长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在拔节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减缓后期根系直径和根长的下降。对于根数来讲,除N0和N5处理外,其它处理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开花后表现较为平稳。从拔节期到灌浆中期N5和N1处理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其它氮肥处理。不同深度根数的表现为20-40cm>40-60cm>0-20cm,并且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0-20cm土层根数变化相对稳定,20-40cm和40-60cm根数则呈下降趋势,且总根数的变化都是由20-40cm以及40-60cm土层根数的变化引起的。合理的氮肥运筹可以协调各产量要素使其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得到较高的产量。综合考虑小麦的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氮肥吸收利用以及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积累,N4处理,即施氮量180kg·hm-2,1/3底施,1/3冬前追施,1/3拔节期追施,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氮肥运筹模式。
其他文献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消费者对优质禽肉蛋产品需求的增加,江汉平原地区的柴鸡养殖发展迅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当地江汉鸡品种的退化、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服用华法林与未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若发生脑卒中,其卒中严重程度及住院费用的差别,为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减轻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
目的:对比研究添加和不添加维生素C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共培养分化成心肌补片,观察心肌细胞在生物膜上的生长,增殖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阶的思维活动,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与整合,具有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的特点。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课程发展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把握数学本质。本研究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尝试以“三教”加“问题串”为切入点,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首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初,引导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唤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从而进入新知识学习的教学活动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有着激发学习兴趣、安定情绪、联结知识的作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导入时间随意,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导入材料缺乏时效性,教师掌握的导入技能不够熟练等。面对这些问题,本文以笔
背景腰椎是支撑人体正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重量,在长期的受压与摩擦之下,腰椎成为人体退化较早较快的器官之一。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是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广大老年群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而言,手术是最佳选择。临床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较多
地震是一种振动的具体表征,由于地壳能量快速发展并且释放而形成,常常引起山体滑坡、崩塌、人工建筑及设施的毁坏,威胁人类家园,形成严重的次生灾害,造成难以估计的财产损失。因此,地震预测和防御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门之一。地震后通常会引起地表形变,这是一种与地震孕育发展和爆发有关的地壳形变的现象,人们通过遥感、GPS和GIS相结合手段对其进行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综合监测,期望解读灾害形变信息来探寻地震的
中国城市建成区工业化发展迅速,土地城镇化发展迅速。由于生活成本的可承受性,使得居民搬离城市中心,但是生计又将其吸引至市中心。因此,日益增长的城市化需要一个有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因为它对提振经济起着关键作用。公共交通也是缓解交通拥堵压力的有效方式。因此,从城市的角度看,合理的管理和良好的公共交通绩效有利于缓解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效率和效能表现在研究界被广泛考虑。因此,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中
教堂是基督教举行礼拜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声学是教堂设计中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和环境的限制,国内的教堂建筑空间远远小于西方教堂,且内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目前以种植甘蓝型油菜为主。但是甘蓝型油菜对磷敏感,其栽培地区又处于我国土壤有效磷缺乏或严重缺乏地区。因此,如何提高油菜磷吸收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