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毫米波安检雷达信号产生、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式毫米波成像安检雷达作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人体安检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宽带信号作为安检雷达的发射信号,可以有效提高其成像精度。此外,回波信号的采集精度以及数据传输存储过程的准确性对成像效果也至关重要。本文以电科某所的新型毫米波安检雷达为项目背景,设计并实现了其中频信号产生、采集与传输系统。论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系统方案设计与信号产生算法推导仿真。本文首先基于安检雷达信号产生、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功能需求与技术指标,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安检雷达的测量精度和距离分辨率,采用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和步进频信号作为系统发射信号。经过分析比较,选择FPGA和高速DAC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宽带信号的产生。针对FPGA工作频率有限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多路并行DDS合成方法实现信号生成的方案,并通过MATLAB仿真了通过该方法实现宽带信号的具体过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硬件板卡电路设计。在进行了硬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硬件板卡整体方案。针对设计中的关键部分,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包括DAC电路、ADC电路、DDR3缓存器、时钟系统和电源系统。系统FPGA逻辑设计与实现。系统基于FPGA平台实现,通过Verilog HDL语言进行各模块的逻辑功能设计。介绍了芯片配置过程、多路并行DDS合成技术在FPGA中的具体实现、信号采集模块设计与实现、DDR3读写控制以及PCIe3.0总线接口传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对设计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系统功能调试与验证。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性能测试,信号产生模块能够产生稳定的1.8GHz中频宽带信号,经频综上变频至X波段之后的宽带信号也能够达到指标要求;信号采集模块能够以400MHz的采样率对回波信号进行采集,采集结果正确;所实现的PCIe3.0高速数据接口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55GB/s,完全可以满足毫米波安检雷达2GB/s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
其他文献
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是利用激光雷达系统结合扫描或者阵列装置对现实场景进行三维重建的常用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可实现簇叶下目标成像的特点,日趋用于遮蔽目标的探测。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针对激光雷达的上述应用,提出基于指数函数拟合系统波形的回波信号分解方法(Exponential Decomposition,ED),旨在有效提高遮蔽目标的信息提取能力及定位精度。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论文概述了激光雷达测距与三
光电探测技术是根据被探测目标辐射或反射的光波的特征来探测或者识别目标的一种技术,随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光电探测器件。根据不同光电探测器件的阈值性能理论来对其视距探测方程进行研究,便于对各种参数对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光电探测器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微光夜视系统、红外热成像系统和激光主动成像系统三种光电探测器件进行讨论,研究其阈值性能
近年来,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开启“光制造”的新时代创造了契机,使得高光束质量激光光源日益成为研究焦点。与此同时,针对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技术的研究引起了领域内广泛关注,正逐步向更精准、更快速等方向发展。获取激光光束在空间传输过程中的强度分布是解决光束质量测量的核心问题,利用光波横向二维复振幅进行空间三维光场数值计算的方法能够快速求解光强分布,具有无需空间扫描、可实时化的特点,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
毫米波雷达在周界安防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在保证较高的雷达性能的同时,降低雷达系统的研制成本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雷达组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单部雷达性能不足的弥补并扩大系统探测范围,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基于可组网、低成本的设计理念,并结合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结构简单、不存在距离盲区的特点,本文以TI TMS320F28379D DSP作为系统控制与信号处理核心,设计了可组网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飞速进步,无论是信息的传输速率还是工作带宽,都在向着更快更宽的方向发展。而为了契合高信息容量的传输,调制方式愈来愈复杂,导致信号峰均比过高以及可利用频带短缺。综上,现代无线通信需要新型的发射机结构,而功率放大器在发射机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将影响整个发射系统的性能。对于功率放大器,它的带宽、效率和线性度又是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的指标。那么,基于宽带功率放大器,均衡线性度、效率等指标是
红外偏振探测作为新型探测手段,能够比传统红外探测提供更多目标信息。本文从目标的传热特性和偏振特性出发,考虑材料表面微元面起伏阴影遮效果等因素,建立了复杂目标表面红外偏振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入射条件下复杂目标表面的偏振分布,分析模型中各种参数对偏振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大气散射对目标表面红外偏振的影响,计算并讨论了大气背景下目标表面的红外偏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表面温度通过影响自身红外
本文以LTE信号为外辐射源信号开展地面无源探测系统用于探测低慢小目标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无源探测单目标、多目标检测、直达波与多径杂波干扰抑制方法和无源定位方法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分析了LTE信号特性和模糊函数,说明LTE信号相较其它常用外辐射源信号的优势所在;建立了基于LTE的地面无源探测模型,根据探测模型计算相关参数,对最大可探测距离进行了分析;利用FE
“低小慢”目标具有雷达散射截面积小、多普勒特征不明显以及低空活动的特点,为了实现对其正常的检测与跟踪,需降低相应的门限,同时大量的环境杂波与干扰目标也会进入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使得需要计算的数据量大幅增加,因此对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基于脉冲多普勒体系“低小慢”雷达的雷达数据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流水线式实时数据处理的方案用于雷达数据处理模块,并基于Python编
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是一种具有绿色性、低成本和高能效的现代通信技术。SM通过配备极少的射频链数来实现通信,是空时码和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之外的第三种方法。SM除了发送传统的调制符号外,还充分利用了天线索引来提升通信速率和传输可靠性。SM可以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的能效性。然而,由于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合法接收机在通信时,易于遭受到非法用户的攻击或者窃听。因此,如何实
天线阵列技术是实现能量波束聚焦和空间扫描的技术手段,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相控阵(PA)的波束形成导向矢量是与角度有关的函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频控阵(FDA)通过在发射阵元信号间设置远小于载频的线性频率偏移量,使其波束含相控阵波束中没有的距离信息且能实现自动扫描,但由于存在距离角度耦合以及周期性问题,影响了距离与角度信息的求解。本文在研究了阵列发射接收信号原理以及阵列波束形成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