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就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来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也日渐突出。所以,通过对环境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对于改善环境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环境效率进行了介绍,并从经济、制度、区域和技术等角度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对结构方程模型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分析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这些为环境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遵循结构方程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建立了包括地区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管制、技术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等5个因素在内的环境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参考前期的理论分析,做出环境效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假设,并构建了环境效率评价的初始模型。再次,在利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检验之后,通过操作AMOS软件,得出初始假设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值等有关结果,并将拟合结果与适配标准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模型结果给出的修正指标MI等,初始模型进行一系列修正,最终得到拟合度较高的环境效率评价模型。同时,根据最终的修正模型的运行结果,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并分析了上述5个因素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在经归一化方法获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之后,计算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最终得分。结果表明,地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具有正效应,其中,地区发展水平对环境效率影响程度最大、技术创新能力次之,第三位是对外开放程度;而环境管制和产业结构对环境效率具有负效应。在环境效率最终得分方面,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环境效率得分总体上是逐年提升的,并且东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得分值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了提高工业环境效率的几点建议。